复制

ㄍㄜˊ

口部共13画左右结构U+55d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kgkh

rmrb

jajl

61027

6435

U+55dd

2511251254312 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鬲”,五行属木。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鬲( gé )声。本义:禽鸟鸣声。

[ ] 字仓颉码是rmrb,五笔是kgkh,郑码是jajl,。

[ ] 字的UNICODE是U+55D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981,UTF-32:000055dd,UTF-8:E5 97 9D。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445,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ㄍㄜˊ

基本解释

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而发出的声音,或横膈膜拘挛,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的声音。~儿。打~儿。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鬲( gé )声。本义:禽鸟鸣声。

2.同本义chirp

嗝,雉鸣也。 —— 《玉篇》嗝,鸡鸣。 —— 《字汇》

嗝报(鸡鸣报晓)

3.气逆作声 belch。亦叫“打嗝儿”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cklingoffowlstogag,tovomit
  2. aufstoßen,rülpsen
  3. rot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古核切;《集韻》:各核切,𡘋音隔。
玉篇》:雉鳴也。
集韻》與㗆同。

又,《新語・資執篇》:窮澤之民,據犁嗝報之士,或懷不羈之才。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嗝(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嗝(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嗝(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