韐

复制

ㄍㄜˊ

韋部共15画左右结构U+97d0
汉语字典

韋部

15画

6画

左右结构

nhkk8

dqomr

xjaj

48561

U+97d0

521251152341251 横折、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折、竖、撇、捺、横、竖、横折、横

𢂷 𢄍 𩎱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韋,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韋,可拆字为“韋、合”。

[ ] 字仓颉码是dqomr,五笔是nhkk8,郑码是xjaj,。

[ ] 字的UNICODE是U+97D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64,UTF-32:000097d0,UTF-8:E9 9F 90。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ㄍㄜˊ

基本解释

〔韎( mò )~〕见“韎1”。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knee-padmadeofred-dyedleath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正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𡘋音夾。
玉篇》:韎韐。
廣韻》:韎韐,韋蔽膝。
說文》本作𢂷,《集韻》亦作𩎱

又,《廣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𡘋音閤。
廣韻》:韎韐,大帶。
集韻》:韎韐,士服,制如韍。
儀禮・士喪禮》:設韐帶。〔註〕韐帶,韎韐緇帶。不言韎緇者,省文,亦欲見韐自有帶。韐帶用革,古文韐爲合也。
集韻》或作𢂷、帢。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449頁,第1許惟賢634頁,第3

韐士無巿有𢂷

段注大夫以上祭服用玄冕爵弁服。其韠曰韍。士與君祭之服用爵弁服。其韠曰𢂷。不曰韍。故曰士無韍有𢂷也。《玉藻》之縕韍卽韎韐。則非不可偁韍也。

制如𣖁。缺四角。

段注《玉藻》曰:韠,天子直四角。直無圜殺也。公矦前後方。殺四角使之方。變於天子也。所殺者去上下各五寸。大夫前方後挫角。圜其上角。變於君也。韠以下爲前。以上爲後。士前後正。士賤。與君同不嫌也。正,直方之閒語也。天子之士則直。諸矦之士則方。按許云韐缺四角者。正謂如公矦殺四角使之方也。所謂殺四角使之方者。合上下成八角之形。方之言柧也。《正義》云:旣殺而補之使方。非是。云如𣖁者。古𣖁之制葢八角。故《木部》椑下云圜𣖁也。可以見𣖁之有棱而不正圜也。韠之制。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韐之制。則大體圜而八角。故毛公云:韐所以代韠也。《士冠禮》注云:韐之制似韠。許云士無韍有韐。葢其制不同。惟缺四角者略同諸矦大夫之韠耳。

爵弁服。

段注見《士冠禮》。

其色韎。

段注《韋部》曰:茅蒐染韋。一入曰韎。瞻彼洛矣傳曰:韎韐者,茅蒐染韋。一入曰韎(句)。韐所以代韠也。箋云:韎者,茅蒐染也。茅蒐韎聲也。韐,祭服之韠。合韋爲之。《士冠禮》注曰:韎韐,溫韍也。合韋爲之。士染以茅蒐。因以名焉。今齊人名蒨爲韎(句)。韐之制似韠。按凡言韎韐者。韐謂其物。韎謂其色。故《士喪禮》設韐帶。不連韎緇言。自六朝人不知韎韐二字可分析。詩傳,《鄭箋》,禮注,鄭志皆譌亂不可讀矣。

賤不得與裳同。

段注《士喪禮》曰:爵弁服。纁裳純衣。緇帶韎韐。纁,淺絳也。三入爲纁。韎則茅蒐一入而巳。不與裳同色也。凡韠同裳色。上文云: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卿大夫赤巿蔥衡。葢天子朱裳。諸矦卿大夫赤裳。士賤則裳韠色不同。若皮弁服素韠。則士亦與裳同色也。此下鉉本《有司》農曰裳纁色六字。恐是淺人增注。司農者不詳其何人。許自賈侍中而外無舉官者。

从巿。

段注亦巿也。故从巿。

合聲。

段注鄭云:合韋爲之。則形聲可兼會意。古洽切。七部。

𢂷或从韋。

段注按《經典》有韐無𢂷。韐行𢂷廢矣。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韐(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韐(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韐(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韐(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韐(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韐(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