緺

复制

guā ㄍㄨㄚ ㄨㄛ

糹部共14画左右结构U+7dfa
汉语字典

糹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xmnk

vfbbr

zlj

27927

U+7dfa

5544442552525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折、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uā,wō,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guā、wō,,可拆字为“糸、咼”。

[ ] 字仓颉码是vfbbr,五笔是xmnk,郑码是zlj,。

[ ] 字的UNICODE是U+7DF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250,UTF-32:00007dfa,UTF-8:E7 B7 BA。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guāㄍㄨㄚ

基本解释

紫青色的绶带:“佩青~出宫门。”

详细解释

名词

1.紫青色的绶(丝)带purple and blue ribbon

緺,绶紫青色。从糸,咼声。 —— 《说文》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 —— 《史记·滑稽列传》

2.量词。古时女子头发一束为緺。

2ㄨㄛ

基本解释

象水流旋转盘结的发髻。“云一~,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古蛙切;《集韻》、《韻會》:公蛙切,𡘋音媧。
說文》:綬紫靑色。
史記・滑稽傳》:佩靑緺。
後漢・輿服志》〔註〕:紫綬名緺,其色靑紫。

又,《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𡘋音瓜──義同。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義同。

又,《正韻》:古禾切,音戈──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蛙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613頁,第1許惟賢1137頁,第1

緺綬紫靑色也。

段注各本無色。今依《後漢・南匈奴傳》、《大平御覽》正。《百官公卿表》曰:丞相,金印紫綬。高帝十一年更名相國,綟綬。徐廣曰:似紫。紫綬名緺綬。其色靑紫。何承天云:緺,靑紫色也。按紫者,水剋火之閒色。又因水生木而色靑。是爲紫靑色。

从糸。咼聲。

段注古蛙切。古音在十七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緺(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緺(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緺(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緺(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