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guài ㄍㄨㄞˋ

大部共4画独体字U+592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大部

4画

独体字

会意字

nwi

dk

xgd

50800

1134

U+592c

5134 横折、横、撇、捺

𡗒 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guài,部首是大,总笔画是4画。

[ ] 字是独体字,。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dk,五笔是nwi,郑码是xgd,中文电码是1134

[ ] 字的UNICODE是U+592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828,UTF-32:0000592c,UTF-8:E5 A4 AC。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3525,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guàiㄍㄨㄞˋ

基本解释

分決。《説文•又部》:“夬,分決也。”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乾下兑上。《易•夬》:“夬,揚于王庭。”

详细解释

名词

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兑上 one of the Sixty-four Diagrams 夬,决也,刚决桑也。——《易·夬》

2juéㄐㄩㄝˊ

基本解释

钩弦用的扳指。也作“決”。《集韻•屑韻》:“夬,所以闓弦者。通作決。”

损伤,伤坏。《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傷乘輿馬,夬革一寸,貲一甲。”

通“缺”。空缺。《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置吏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者,為補之,毋須待。”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arted;fork;certain
  2. entscheidend,entscheidungsfreudig
  3. décisif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古邁切;《正韻》:古壞切,𡘋音噲。
說文》:分決也。
易・說卦》:兌上乾下,夬。〈彖傳〉:夬,決也。剛決柔也。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
正字通》:《字彙》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
〇〔按〕《說文》叏从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从大,宜入大部,只可刪又部叏字訓註。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古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459頁,第4許惟賢206頁,第13

叏分決也。

段注《易・彖傳》曰:夬,決也。剛決柔也。

从又。[⿻󵢔丨]象決形。

段注鍇曰:󵢔,物也。丨所以決之。古賣切。十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夬(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夬(简·楚〔战国〕·仰天湖) 楚〔战国〕 仰天湖

夬(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夬(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夬(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夬(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夬(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夬(简·秦·龙岗) 龙岗

夬(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夬(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夬(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夬(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夬(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夬(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夬(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夬(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