毼

复制

ㄏㄜˊ

毛部共13画左右结构U+6bfc
汉语字典

毛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jqwn8

avhqu

krmh

62714

U+6bfc

2511353453115 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撇、横、横、竖弯钩

𣭸 𣮷 𣯇 𣰌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毛,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曷,可拆字为“曷、毛”。

[ ] 字仓颉码是avhqu,五笔是jqwn8,郑码是krmh,。

[ ] 字的UNICODE是U+6BF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644,UTF-32:00006bfc,UTF-8:E6 AF B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ㄏㄜˊ

基本解释

毯一类的毛织品:“庚午减陕西织造绒~之半。”

古同“鶡”。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胡割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𡘋音曷。
博雅》:𣮧毼,罽也。
後漢・烏桓傳》:婦人能刺韋,作文繡,織氀毼。〔註〕《廣雅》曰:氀毼,罽也。氀,力于反;毼,胡葛反。𨻰琳〈神武賦〉:黼錦繢組,罽毼皮服。

又,毛布也。或从衣作褐。

又,與鶡同,雞名。
後漢・西南夷傳》:冉駹夷有五角羊、麝香、輕毛、毼雞、牲牲。〔註〕郭璞註《山海經》曰:毼雞似雉而大,靑色,有毛,角鬭敵死乃止。今通作鶡。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與楬同,豆不飾曰楬。或从毛作毼。
儀禮・士喪禮》:毼豆兩。〔註〕毼白也。

又,《字彙》:得合切,音答。李翊《俗呼小錄》:今俗謂性劣者爲氀毼。氀音兜,毼音達。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毼(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毼(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毼(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