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ㄅㄚˋ

鱼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c8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鱼部

13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qgdc8

nmike

rgxs

23147

9641

8649

U+9c85

3525121113544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𩹏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鱼,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鱼、犮”,五行属水。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nmike,五笔是qgdc8,郑码是rgxs,中文电码是9641

[ ] 字的UNICODE是U+9C8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069,UTF-32:00009c85,UTF-8:E9 B2 85。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525,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ㄚˋ

基本解释

〔~鱼〕身体呈纺锤形,生活在海洋中,可食,亦是鱼肝油的重要原料。亦称“蓝点鲅”、“马蛟鱼”、“燕鱼”。

(鮁)

详细解释

名词

马鲛属( Scomberomorus )几种鲭的任一种 Spanish mackerel。也称“马鲛鱼”。体侧扁,长达1米多。银灰色,具暗色横纹或斑点。常群集作远程洄游。中国沿海均产。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ishnam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正韻𡘋北末切,音撥。
說文》:鱣鮪鮁鮁。○〔按〕《詩・衞風・碩人》作發發,《類篇》或作鱍。

又,《廣韻》:房廢切;《集韻》:符廢切,𡘋音吠──魚名。

又,《集韻》:普活切,音潑──魚游貌。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魚名,似鯉而赤。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北末切古音第-部頁碼2324頁,第1許惟賢1011頁,第3

鮁鱣鮪鮁鮁。从魚。犮聲。

段注北末切。按《毛詩》鱣鮪發發傳曰:發發,盛皃。音義云:補末反。《韓詩》作鱍。是作鮁者非毛,非韓。不可信。又不言其義篇,韵皆無鮁字。其可疑如此。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鲅(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鲅(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鲅(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