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bān ㄅㄢ

頁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812
汉语字典

頁部

13画

4画

左右结构

wvdm

chmbc

oygo

81286

U+9812

3453132511134 撇、点、横折钩、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bān,部首是頁,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分,可拆字为“分、頁”。

[ ] 字仓颉码是chmbc,五笔是wvdm,郑码是oygo,。

[ ] 字的UNICODE是U+981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930,UTF-32:00009812,UTF-8:E9 A0 92。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bānㄅㄢ

基本解释

见“颁”。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nfer,bestow;publish,promulgate
  2. promulguer,publier,décern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符分切,音汾。
廣韻》:魚大首。亦衆貌。
詩・小雅》: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又,《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𡘋音班。
廣韻》:布也、賜也。
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註〕頒,讀爲班。
周禮・天官・大宰》:匪頒。〔註〕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

又,《說文》:𩯭也。
正韻》:頟兩旁曰頒。
孟子》:頒白者。〔註〕頒,班也。頭半白,班班者也。

又,分也。
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傳〕我爲政,常若不暇。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釋文〕頒音班。又,甫云反。

又,《說文》通作朌。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釋文〕朌讀爲頒──賦也。

又,鳥名。揚子《方言》:戴勝自關而東,或謂之戴頒。

又,揚子《方言》:鋪頒,索也。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又,古通先韻,𤰞連切,音邊。蘇軾〈澄泥硯〉詩: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來遂許頒。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九上反切布還切、符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667頁,第6許惟賢731頁,第11

頒大頭也。

段注《小雅・魚藻》曰:魚在在藻。有頒其首。傳曰:頒大首皃。苕之華。羘羊墳首。傳曰:墳,大也。此假墳爲頒也。《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此假頒爲𩔾也。《周禮》。匪頒之式。鄭司農云: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此假頒爲班也。

𩑋。分聲。

段注布還切。按古音在十三部。符分切

一曰鬢也。

段注鬢者,頰髮也。引伸之頰亦曰頒。《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鄭云:文猶飾也。大夫,士飾竹以爲笏。按須乃頒之誤。故《釋文》音班。崔靈恩作魚班。知唐初故作頒。須無音班之理。魚頒者,謂魚頰骨。《考工記》注曰之而,頰𩑔也是也。

詩曰:有頒其首。

段注證前一義。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頒(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