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iāo ㄐㄧㄠ

灬部共12画上下结构U+712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灬部

12画

8画

上下结构

会意字

wyou

ogf

niuo

20331

3542

2925

U+7126

324111214444 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𤊙 𤓪 𤓬 𩵰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jiāo,部首是灬,总笔画是12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隹、灬”,五行属火。

[ ] 字造字法是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 ),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 ] 字仓颉码是ogf,五笔是wyou,郑码是niuo,中文电码是3542

[ ] 字的UNICODE是U+712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966,UTF-32:00007126,UTF-8:E7 84 A6。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695,属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āoㄐㄧㄠ

基本解释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

酥,脆。~脆。~枣。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 ),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2.同本义charred; burnt; scorched

焦,火所伤也。 —— 《说文》焦,火烧黑也。 —— 《玉篇》濡灸之举焦。 —— 《礼记·内则》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 《素问》

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3.干枯;枯焦withered; desiccated

五谷焦死。 —— 《墨子·非攻下》

焦芽(枯焦的幼芽);焦死(枯死);焦瘦(枯瘦)

4.叫喊,吵闹cry; noise

梅香嗏省闹,小姐哎你休焦

形容词

1.着急worry

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 —— 《儒林外史》

焦劳(焦躁不安);焦躁(着急而烦躁);焦闷(焦躁烦闷);。

2.干燥dry

少洎之则焦而不熟。 —— 《吕氏春秋·应言》唇焦口燥呼不得。 ——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烧焦的burnt; charre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酥,脆 fragil。如:麻花炸得真焦。

名词

1.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charred taste

焦,臭也。 —— 《广雅》其臭焦。 —— 《礼记·月令》

焦苦、焦味(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

2.焦炭 coke。如:煤焦;炼焦;结焦;焦比;焦炉。

3.[中医]∶人体内水谷道路、气所始终的部位 warmer。如:三焦;下焦。

4.焦点 focus。如:焦距。

5.三焦 triple warmer。如:焦原。

6.焦耳的简称 joule——符号J。

7.古国名 Jiao state。姬姓,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灭亡。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urned,scorched;anxious,vexed
  2. entsetzt,verängstigt(Adj)​,verbrannt,verkohlt(Adj)​,Jiao(Eig,Fam)
  3. brûlé,carbonisé,inquiet,anxieux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𡘋音蕉。
說文》本作𤓪,火所傷也。
玉篇》:火燒黑也。又,炙也。
禮・月令》:其味苦,其臭焦。〔註〕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屬焉。
左傳・哀二年》:卜戰焦。
禮・問喪》:傷腎乾肝焦肺。
史記・越世家》:苦身焦思。

又,《史記・扁鵲傳》:別下于三焦膀胱。〔註〕《正義》曰:八十一難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也,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也;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也。
廣韻》:別作膲。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註〕焦在陝縣。
史記・周本紀》:褒封神農之後于焦。〔註〕〈地理志〉: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又,〈秦本紀〉:圍焦降之。〔註〕《括地志》云:焦城在陝州城內東北百步,因焦水爲名,周同姓所封。
〇〔按〕《左傳》之焦姬姓,神農之後乃姜姓,其所封當別是一焦。〈周本紀〉註亦云:在陝縣。誤。

又,姓。
廣韻》:神農後,以國爲氏,出南安。

又,晉邑名。
左傳・僖三十一年》:許君焦瑕。〔註〕晉河外五城之二邑。

又,《詩・小雅》:整居焦穫。
爾雅・釋地》:十藪,周有焦穫。〔註〕今扶風瓠中是也。

又,《晏子・外篇》:東海有蟲,巢于蟁睫,命曰焦冥。

又,焦明,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掩焦明。〔註〕焦明似鳳。通作鷦。

又,《韻會》:通作燋。詳燋字註。
集韻》或作㸈。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𡘋音樵。
集韻》:焦夷,楚地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楚伐陳取焦夷。〔註〕焦,譙縣也;夷,一名城父──皆陳邑。

又,與憔通。班固〈答賔戲〉:朝爲榮華,夕而焦𢈼

又,《集韻》:將由切,音啾──𨥏屬。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上反切卽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35頁,第3許惟賢846頁,第4

𤊙火所傷也。从火。雥聲。

段注卽消切。二部。按《廣韵》雥徂合切。《玉篇》才帀、走合二切。今以許書焦字从雥聲訂之。則知雥之古音讀如揫,如椒。雧者會意字。非用雥聲。後人昧其本音。乃以襍字之反語爲雥之反語。非也。戴氏侗乃疑作㸈乃得聲矣。

或省。

段注按《廣韵》𤓪爲籒文。此必有所據。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焦(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焦(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焦(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焦(简·秦·关沮) 关沮

焦(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焦(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焦(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焦(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焦(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