𥄉

𥄉

复制

jiāo ㄐㄧㄠ

目部共9画上下结构U+25109
汉语字典

目部

9画

4画

上下结构

hnvb

buvvv

zlzd

U+25109

251115555

𥄊

𥄉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𥄉 ] 字拼音是jiāo,部首是目,总笔画是9画。

[ 𥄉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

[ 𥄉 ] 字仓颉码是buvvv,五笔是hnvb,郑码是zlzd,。

[ 𥄉 ] 字的UNICODE是U+2510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1817,UTF-32:00025109,UTF-8:F0 A5 84 89。

𥄉的笔顺

折叠展开

𥄉的意思

折叠展开

𥄉

基本解释

同“𭾡”。按。此为“𭾡”的旧字形。

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𡘋音澆。
說文》:到𩠐也。賈侍中說,斷𩠐到縣也。
廣韻》:漢三族,令先黥、劓,斬左右趾,𥄉首,葅其骨,謂之具五𠛬

六書正譌》:俗用梟,非。梟,不孝鳥也。

𥄉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九上反切古堯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692頁,第1許惟賢741頁,第5

𥄉𩠐也。

段注到者今之倒字。此亦以形爲義之例。

賈侍中說。

段注偁官不偁名者,尊其師也。

𣃔𩠐到󰽫𥄉字。

段注《廣韵》引《漢書》曰:三族先黥劓。斬左右趾。𥄉首。葅其骨。按今《漢書・㓝法志》作䲷。葢非孫愐所見之舊矣。𥄉首字當用此。用䲷於義無當。不言从到首者,形見於義。如珏下不言从二玉也。古堯切。二部。

𥄉之屬皆从𥄉

原文

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𥄉(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𥄉(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𥄉(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𥄉(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