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uǎn ㄐㄩㄢˇ quán ㄑㄩㄢˊ

扌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372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rudb8

qfqu

duyy

59012

U+6372

12143113455 横、竖钩、提、点、撇、横、横、撇、捺、横折钩、竖弯钩

𢃩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ǎn,quán,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1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juǎn、qu,可拆字为“扌、卷”。

[ ] 字仓颉码是qfqu,五笔是rudb8,郑码是duyy,。

[ ] 字的UNICODE是U+637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58,UTF-32:00006372,UTF-8:E6 8D B2。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uǎnㄐㄩㄢˇ

基本解释

同“卷2”。

2quánㄑㄩㄢˊ

基本解释

古通“拳”,拳头。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url,rollup;curly,rolledup
  2. Rolle,Spirale,Spule,Wicklung,Band(Bücher)​(S)​,aufrollen,einrollen,zusammenrollen(V)
  3. enrouler,balayer,rouleau,bobin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𡘋音權。
說文》:氣勢也。〈齊語〉:有捲勇股肱之力。〔註〕人勇爲拳。今本捲作拳。
史記・孫子傳》: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註〕捲卽拳也。

又,捲捲,用力貌。
莊子・讓王篇》:捲捲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註〕自勞貌。

又,《說文》:一曰捲,收也。

又,《唐韻》、《廣韻》:居轉切;《集韻》、《正韻》:古轉切──𡘋與卷通,斂也。
說文》:俗以爲捲舒之捲。
史記・張儀傳》:席捲常山之險。王勃〈滕王閣〉詩:珠簾暮捲西山雨。

又,《唐韻》、《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𡘋音眷──西捲,縣名。
前漢・地理志》:日南郡西捲縣。或作棬。

又,《集韻》:苦遠切,音綣──搏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巨貟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431頁,第2許惟賢1057頁,第4

捲气埶也。

段注謂作气有勢也。此與拳音同而義異。《小雅・巧言》。無拳無勇。《毛傳》曰:拳,力也。《齊語》。桓公問曰:於子之鄉。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衆者。韋云:大勇爲拳。此皆叚拳爲捲。葢與古本字異。《齊風》箋云:㩲,勇壯也。㩲者,捲之異體。

从手。卷聲。

段注巨貟切。十四部。按《五經文字》本部權字下曰:从手作㩲者,古拳握字。从手之㩲,字書韵書皆不錄。惟盧令《鄭箋》云:鬈讀當爲㩲。㩲,勇壯也。又《吳都賦》。覽將帥之㩲勇。李注云:《毛詩》無拳無勇。㩲與拳同。此㒳處字,今雖譌作權。从木。然可知其必《五經文字》所謂从手之字也。是可以知字書,韵書遺屚之古字甚多。莫之能補。古書之譌繆亦甚多。莫之諟正也。

《國語》曰:有捲勇。

段注《齊語》文。《廣韵》引《說文》,有上有子字。

一曰捲,收也。

段注此別一義。卽今人所用舒卷字也。《論語》。卷而懷之。叚卷字爲之。《廣韵》書弮字亦當作捲。此義音居轉切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