摼

复制

kēng ㄎㄥ qiān ㄑㄧㄢ

扌部共14画左右结构U+647c
汉语字典

扌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rahf

qseg

dhxb

57014

U+647c

12112512554121 横、竖钩、提、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横撇/横钩、捺、横、竖、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ēng,qiān,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kēng、qi,可拆字为“扌、堅”。

[ ] 字仓颉码是qseg,五笔是rahf,郑码是dhxb,。

[ ] 字的UNICODE是U+647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724,UTF-32:0000647c,UTF-8:E6 91 B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kēngㄎㄥ

基本解释

撞(钟)。

2qiānㄑㄧㄢ

基本解释

古同“牵”:“~象犀。”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nt.)toknock,hit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𡘋音鏗。
說文》:擣頭也。
廣韻》:撞也。或作挳。

又,《集韻》:苦杏切,鏗上聲──義同。

又,輕煙切──古牽字,引前也。揚雄〈校獵賦〉:摼象犀。〔註〕扼也。餘詳牛部七畫。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口莖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434頁,第3許惟賢1058頁,第11

摼擣頭也。

段注《廣韵》曰:撞也。

从手。堅聲。讀若《論語》鏗尒舍琴而作。

段注讀若二字衍文也。尒大徐作爾。琴大徐作瑟。今皆正。舊抄《繫傳》本作琴。《論語・先進》篇《釋文》曰:鏗苦耕反。投琴聲。是則陸氏《論語》本作舍琴而作。下文,云本今作瑟者,後人所增語。《廣韵》曰:㧶,琴聲。口莖切。《玉篇》曰:㧶口耕切。琴聲。引《論語》㧶爾舍琴而作。㧶葢摼之異體。大徐摼,口莖切。按:堅聲古音在十二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摼(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摼(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