牼

复制

kēng ㄎㄥ

牛部共11画左右结构U+727c
汉语字典

牛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trga8

hqmvm

mbhb

21512

U+727c

31211555121 撇、横、竖、提、横、撇点、撇点、撇点、横、竖、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kēng,部首是牛,总笔画是11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牛,可拆字为“牛、巠”。

[ ] 字仓颉码是hqmvm,五笔是trga8,郑码是mbhb,。

[ ] 字的UNICODE是U+727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308,UTF-32:0000727c,UTF-8:E7 89 B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kēngㄎㄥ

基本解释

牛胫骨。

古通“顅”,颈长。

详细解释

名词

牛膝下的直骨,即牛胫骨 shin bone of cows牼,牛膝下骨也。从牛,坙声。人曰胫,牛牼。——《说文》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an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𡘋音鏗。
說文》:牛膝下骨也。

又,人名。
春秋・襄十七年》:邾子牼卒。
左傳・昭二十年》:使少司𡨥牼以歸。
孟子》:宋牼將之楚。

又,《廣韻》:戸耕切;《集韻》:何耕切,𡘋音莖──義同。
春秋》:邾子牼。〔釋文〕徐音戸耕反。

又,《集韻》:丘閑切,音慳。又,《集韻》:古定切;《類篇》:吉定切,𡘋音徑──義𡘋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二上反切口莖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08頁,第2許惟賢92頁,第5

牼牛厀下骨也。

段注牛脛也。脛者,骹也。

从牛。巠聲。

段注口莖切。十一部。

《春秋傳》宋司馬牼字牛。

段注按《仲尼弟子列傳》。宋司馬耕字牛。《左傳》哀十四年。兩書司馬牛。不偁其名。許云司馬牼。豈卽司馬耕與。外此昭卄年,卄一年宋有華牼。《孟子》書有宋牼。皆不傳其字。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牼(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牼(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牼(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牼(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牼(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