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kuān ㄎㄨㄢ

骨部共19画左右结构U+9acb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骨部

19画

10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mepq

bbjtu

lwel

73212

7556

8737

U+9acb

2554525114451222535 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点、点、横撇/横钩、横、竖、竖、竖、横折、撇、竖弯钩

𦢮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kuān,部首是骨,总笔画是19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宽”,五行属木。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bbjtu,五笔是mepq,郑码是lwel,中文电码是7556

[ ] 字的UNICODE是U+9AC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627,UTF-32:00009acb,UTF-8:E9 AB 8B。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6395,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ānㄎㄨㄢ

基本解释

〔~骨〕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髖)

详细解释

名词

1.臀部hip

髋,髀上也。从骨,宽声。字亦作髖。 —— 《说文》髋,尻也。 —— 《广雅》至于髋髀之所。 —— 《汉书·贾谊传》(相马之法)浅髋薄髀,五驽。 —— 《齐民要术》

2.髋骨,通称胯骨 hip bone。如:髋髀(胯骨与股骨)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ipbone;hip
  2. Becken(S,Bio)
  3. bassinosseux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𡘋音寬──與臗同。
說文》:𩩙上。
博雅》:髖,䯊也。
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
廣韻》:兩股閒也。
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至于髖𩩙之所,非斤則斧。

又,《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𡘋音坤──體也,𩪡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下反切胡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659頁,第1許惟賢294頁,第4

髖髀上也。

段注髀上爲𡱂之兩旁。故其字次於𩪗。髖者,其骨冣寬大也。諸書所謂䯊骨。𩩱髂皆同也。《埤蒼》作髂。《字林》作䯊。皆云𦝫骨。謂上屬於𦝫也。《釋名》云:樞機也。要髀股動搖如樞機也。正謂此髖與髀相接處。《釋骨》曰:骶之上俠脊十七節至二十節起骨曰腰髁骨。曰兩髁。按髁當作䯊。《骨空論》云:輔骨上,橫骨下爲楗。注。膝輔骨上,腰髖骨下爲楗。按橫骨卽髖。橫之言廣也。楗卽髀骨之直者。機卽髀骨與髖相構處也。

从骨。寬聲。

段注胡官切。十四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