𣏔

𣏔

复制

kùn ㄎㄨㄣˋ kǔn ㄎㄨㄣˇ

木部共8画上下结构U+233d4
汉语字典

木部

8画

4画

上下结构

hsu

ymd

iif

U+233d4

21211234

𣏔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𣏔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ùn,kǔn,部首是木,总笔画是8画。

[ 𣏔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止、木”。

[ 𣏔 ] 字仓颉码是ymd,五笔是hsu,郑码是iif,。

[ 𣏔 ] 字的UNICODE是U+233D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4340,UTF-32:000233d4,UTF-8:F0 A3 8F 94。

𣏔的笔顺

折叠展开

𣏔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𣏔
1

同“困”。

𣏔
2

同“阃”。

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玉篇》:古困字。註見口部五畫。

又,《說文》:故廬也。

又,《集韻》:苦本切,音閫──門橜也。
博雅》:闑也、機也。

𣏔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悶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111頁,第5許惟賢490頁,第10

𣏔故廬也。

段注廬者二畞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樹牆下以桑是也。故字從囗木。謂之困者,疏廣所謂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也。困之本義爲止而不過。引伸之爲極盡。《論語》。四海困竆。謂君德充塞宇宙。與横被四表之義略同。苞注曰:言爲政信執其中,則能竆極四海。天祿所以長終也。凡言困勉,困苦皆極盡之義。

从木在囗中。

段注苦悶切。十三部。

古文困。

段注《廣雅》。橜機闑𣏔也。按稚讓用𣏔爲梱字。此可證四海困竆之義。

原文

𣏔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𣏔(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𣏔(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𣏔(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𣏔(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𣏔(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