鞹

复制

kuò ㄎㄨㄛˋ

革部共19画左右结构U+97b9
汉语字典

革部

19画

11画

左右结构

afyb

tjydl

eeyy

47527

U+97b9

1221251124125152152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竖钩、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kuò,部首是革,总笔画是19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可拆字为“革、郭”。

[ ] 字仓颉码是tjydl,五笔是afyb,郑码是eeyy,。

[ ] 字的UNICODE是U+97B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41,UTF-32:000097b9,UTF-8:E9 9E B9。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òㄎㄨㄛˋ

基本解释

古同“鞟”:“乃使吏~其拳。”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kin
  2. Leder(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𩌒

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𡘋音廓。
說文》:去毛皮也。
論語》:虎豹之鞹。

又,《詩・齊風》:載驅薄薄,簟笰朱鞹。〔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釋文〕苦郭反──革也。

集韻》:又作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苦郭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26頁,第2許惟賢192頁,第3

𩎏革也。

段注各本作去毛皮也。今依載驅,韓奕《正義》正。《大雅》傳云:鞹,革也。《論語》孔注云:皮去毛曰鞹。此恐人不省詳言之。若《說文》革字下已注明。何庸辭費。

《論語》曰:虎豹之鞹。

段注《顏淵》篇文。

从革。𩫩聲。

段注苦郭切。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