凓

复制

ㄌㄧˋ

冫部共12画左右结构U+51d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冫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ussy

immwd

tdff

31194

U+51d3

411252211234 点、提、横、竖、横折、竖、竖、横、横、竖、撇、捺

𠘍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冫,总笔画是12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栗”。

[ ] 字仓颉码是immwd,五笔是ussy,郑码是tdff,。

[ ] 字的UNICODE是U+51D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47,UTF-32:000051d3,UTF-8:E5 87 93。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412,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ㄌㄧˋ

基本解释

寒冷。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hiver;severecold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力質切,音栗。
說文》:寒也。从仌,栗聲。
玉篇》:凓冽,寒貌。
廣韻》:寒風。
韻會》:通作栗。
》:二之日栗烈。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質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283頁,第3許惟賢993頁,第10

𠘍凓冽,

段注二字今補。

寒皃。

段注皃各本作也。今依《大東・正義》及小徐本。《毛傳》曰:凓冽,寒氣也。古亦單用凓字。《春秋䋣露》謂煗寒曰熏凓。

詩曰:二之日凓冽。

段注七字今補。亦《豳風・七月》文也。今詩作栗烈。考詩冽彼下泉疏引《七月》二之日凓冽。是孔本與許同。而陸《釋文》作栗烈,與許異。且云《說文》作䬆颲。其實《風部》未嘗引詩也。《五經文字・仌部》有凓。知其所據詩作凓。

从仌。㮚聲。

段注力質切。十二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凓(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凓(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凓(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凓(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