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máo ㄇㄠˊ

虫部共15画上下结构U+8765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虫部

15画

9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cbtj8

nklmi

xsmi

18136

5801

8290

U+8765

545233134251214 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撇、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点

𧍟 𧎄 𧎻 𧐙 𧒚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máo,部首是虫,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敄、虫”,五行属水。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nklmi,五笔是cbtj8,郑码是xsmi,中文电码是5801

[ ] 字的UNICODE是U+876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661,UTF-32:00008765,UTF-8:E8 9D A5。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6020,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máoㄇㄠˊ

基本解释

〔斑~〕昆虫,腿细长,鞘翅上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农作物,可入药。

详细解释

名词

1.斑蝥 Chinese blister beetle,一种有毒的虫。

2.同“蟊” [same as 蟊]。

蝥贼(食禾稼的两种害虫);蝥弧(春秋诸侯郑伯旗名。后借指军旗)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flywhichisusedsimilarlytocantharides
  2. spanischeFliege
  3. cantharide,mylabri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莫浮切,音謀──食穀蟲。
說文》本又作蟊,食草根者,吏冒取民財則生。
詩・小雅》:及其蝥賊。〔傳〕食根曰蝥,食節曰賊。
左傳・成十三年》:帥我蝥賊。

又,蝥弧,旗名。
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又,《集韻》、《韻會𡘋謨交切,音茅──螌蝥。詳螌字註。

又,《廣韻》:亡遇切,音務──蠡名。亦作𧐙

又,武夫切,音無。
爾雅・釋蟲》:䵹鼄,鼄蝥。詳蛛字註。

或作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668頁,第3許惟賢1161頁,第1

蝥螌蝥也。从虫。敄聲。

段注莫交切。按古音當如木。在三部。俗依《本艸》讀耳。《蟲部》曰:𧕑亦或从敄。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蝥(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蝥(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蝥(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蝥(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