縌

复制

ㄋㄧˋ

糹部共15画左右结构U+7e0c
汉语字典

糹部

15画

9画

左右结构

xubp

vfytu

zwuz

28934

U+7e0c

55444443152345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撇、横、竖折/竖弯、竖、撇、点、横折折撇、捺

𥿬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可拆字为“糸、逆”。

[ ] 字仓颉码是vfytu,五笔是xubp,郑码是zwuz,。

[ ] 字的UNICODE是U+7E0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268,UTF-32:00007e0c,UTF-8:E7 B8 8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ㄋㄧˋ

基本解释

佩玉的丝带。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𡘋音逆。
說文》:綬維也。
前漢・翟方進傳》:赤韍縌。〔註〕服䖍曰:縌卽今之綬也。師古曰:縌者,系也,謂逆受之也。
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縌者,古珮璲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
集韻》亦作𥿬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宜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613頁,第2許惟賢1137頁,第2

縌綬維也。

段注此綬謂漢之綬也。乘輿長丈九尺九寸,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長丈五尺,百石長丈二尺者是也。綬維謂之縌。乘輿至二千石皆長三尺二寸,千石至二百石皆長三尺者是也。司馬彪曰:縌者,古佩璲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按當曰與綬相迎受故曰縌。縌之言逆也。漢之縌,古之綬也。漢之綬,猶古之韍佩也。縌篆其創於李斯輩與。

从糸。逆聲。

段注宜戟切。古音在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縌(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縌(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縌(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縌(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