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nián ㄋㄧㄢˊ

鱼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c87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鱼部

13画

5画

左右结构

qghk

nmyr

rij

21160

7630

8651

U+9c87

3525121121251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竖、横、竖、横折、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nián,部首是鱼,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鱼、占”,五行属火。

[ ] 字仓颉码是nmyr,五笔是qghk,郑码是rij,中文电码是7630

[ ] 字的UNICODE是U+9C8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071,UTF-32:00009c87,UTF-8:E9 B2 87。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527,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niánㄋㄧㄢˊ

基本解释

〔~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质,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昼伏泥中,夜出活动。肉可食,鳔入药。吃小鱼、贝类、蛙类等。

详细解释

名词

鲇鱼 siluroid。属于鲇亚目,头大,尾侧扁,皮有粘质,无鳞。如:鲇鱼上竹(鲇鱼粘滑,难于上竹。比喻求进艰难) 【漢典】。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heatfish,parasilurusasotus
  2. Wels(S,Bio)
  3. Siluriforme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奴兼切,音拈。
說文》:鯷也。
爾雅・釋魚》〔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
本草圖經》: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𡘋尼占切,音黏──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奴兼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11頁,第2許惟賢1005頁,第7

鮎𩷑也。

段注《釋魚》及魚麗傳曰:鰋,鮎也。孫炎云:鰋一名鮎。郭別鰋鮎爲二。非也。

从魚。占聲。

段注奴兼切。七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鲇(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鲇(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鲇(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鲇(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鲇(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