浿

浿

复制

pèi ㄆㄟˋ

氵部共10画左右结构U+6d7f
汉语字典

氵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imy

ebuc

vlo

36180

U+6d7f

4412511134 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浿字概述

折叠展开

[ 浿 ] 字拼音是pèi,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0画。

[ 浿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可拆字为“氵、貝”。

[ 浿 ] 字仓颉码是ebuc,五笔是imy,郑码是vlo,。

[ 浿 ] 字的UNICODE是U+6D7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031,UTF-32:00006d7f,UTF-8:E6 B5 BF。

浿的笔顺

折叠展开

浿的意思

折叠展开

浿

pèiㄆㄟˋ

基本解释

〔~水〕今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

浿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普蓋切,音霈──水名。
說文》: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
前漢・地理志》: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

又,縣名。
十三州志》:浿水縣,在樂浪東北。

又,丘名。
括地志》:浿丘,在靑州臨湽縣西北。
史記・楚世家》:朝發浿丘。

又,《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佈拜切,𡘋音湃。又,《集韻》:博蓋切,音貝。又,薄邁切,音敗──義𡘋同。

浿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普拜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65頁,第2許惟賢942頁,第3

浿浿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

段注樂浪音洛郞。樂浪郡鏤方,二志同。鏤方未聞。《前志》樂浪郡浿水縣下曰:浿水西至增地入海。《水經》曰:浿水出樂浪鏤方。東南過臨浿縣。東入於海。酈按《漢志》是。《說文》及《水經》非也。酈云其水西流。逕故樂浪朝鮮縣,卽樂浪郡治。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縣入海。浿水今朝鮮國之大通江。在平壤城北。平壤城卽古王險城。漢之朝鮮縣也。隋書曰:平壤城南臨浿水。

从水。貝聲。

段注普拜切。十五部。

一曰出浿水縣。

段注此卽《前志》說也。浿水縣未聞。

原文

浿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浿(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浿(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浿(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浿(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