錡

复制

ㄑㄧˊ

金部共16画左右结构U+9321
汉语字典

金部

16画

8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qdsk

ckmr

pgaj

84121

U+9321

3411243113412512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

𨪆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可拆字为“金、奇”,五行属金。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金,奇声。本义:釜之有足者。

[ ] 字仓颉码是ckmr,五笔是qdsk,郑码是pgaj,。

[ ] 字的UNICODE是U+932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665,UTF-32:00009321,UTF-8:E9 8C A1。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ㄑㄧˊ

基本解释

古代一種三足的釜。

古代一種鑿木工具。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金,奇声。本义:釜之有足者。

2.同本义a pot with feet

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 《诗·召南·采蘋》

3.一种兵器,矛属,齐刃如凿spear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 —— 《诗·豳风·破斧》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kindofpen;akindofchisel
  2. meißeln,schummeln,Qi(Eig,Fam)
  3. chaudron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渠綺切;《集韻》、《韻會》、《正韻》:巨綺切,𡘋音技──釜也。
詩・召南》:維錡及釜。〔註〕有足曰錡,無足曰釜。〔釋文〕錡,其綺反──三足釜也。
左傳・隱三年》:筐、筥、錡、釜之器。揚子《方言》:鍑,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錡。

又,《唐韻》:魚綺切;《集韻》、《韻會》:語綺切,𡘋音螘──義同。
說文》:鉏䥏也。

又,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錡。〔註〕兵器架也。受他兵曰蘭,受弩曰錡。〔釋文〕錡,魚几反。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錡氏。〔釋文〕錡,魚綺反。
前漢・藝文志》:雒陽錡華賦九篇。〔註〕錡,姓;華,名。

又,人名。
孟子》:北宮錡。
左傳・宣十四年》:晉魏錡。又,〈定十一年〉:公爲與其嬖僮汪錡乗。〔釋文〕錡,𡘋魚綺反。

又,澗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榮錡氏。〔註〕河南鞏縣有榮錡澗。〔釋文〕錡,魚綺反。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岩阤甗錡。〔註〕甗錡,隆屈窊折貌;錡,音嶬。

又,陸機〈文賦〉:固崎錡而難便。〔註〕崎錡,不安貌;錡,音擬。

又,《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𡘋音奇。
廣韻》:鑿屬。
集韻》:釜屬。
詩・豳風》:又缺我錡。〔傳〕鑿屬曰錡。〔釋文〕錡,巨宜反──《韓詩》云木屬。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魚綺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820頁,第4許惟賢1226頁,第13

錡鉏䥏也。

段注《豳風》。旣破我斧。又缺我錡。傳曰:鑿屬曰錡。此葢所謂鉏䥏者與。字或作奇。

从金。奇聲。

段注魚綺切。古音在十七部。按《豳風・音義》巨宜反。

江淮之閒謂釡錡。

段注大徐錡上有曰字。《召南》。維錡及釡。傳曰:錡,釡屬。有足曰錡。《方言》曰:鍑,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錡。郭云:或曰三腳釡也。音技。按詩,《左傳》皆錡釡並言。然則本以有足別於釜。而江淮語同之耳。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