㪿

㪿

复制

zhé ㄓㄜˊ shé ㄕㄜˊ

斤部共10画左右结构U+3abf
汉语字典

斤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btbr

uuhml

zizp

22421

U+3abf

5235233312

㪿字概述

折叠展开

[ 㪿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é,shé,部首是斤,总笔画是10画。

[ 㪿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屮、屮、斤”。

[ 㪿 ] 字仓颉码是uuhml,五笔是btbr,郑码是zizp,。

[ 㪿 ] 字的UNICODE是U+3AB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5039,UTF-32:00003abf,UTF-8:E3 AA BF。

㪿的笔顺

折叠展开

㪿的意思

折叠展开

㪿

基本解释

同“折”。《説文•艸部》:“㪿,斷也。”《玉篇•艸部》:“㪿,斷也。今作折。”

㪿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break;tosnap;tobend;tobowdown

㪿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𡘋音浙──拗,折也。
詩・鄭風》:無折我樹𣏌。〈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又,斷之也。
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又,折中也。
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又,曲也。
禮・玉藻》:折還中矩。〔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
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又,屈也。
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又,挫也。
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
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
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又,直指人過失也。
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又,毀也。
易・說卦》:兌爲毀折。
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又,封土爲祭處曰折。
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註〕折,昭晳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又,《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祿也。
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
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又,葬具也。
儀禮・既夕》:折橫覆之。〔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

又,姓。
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食列切,音舌。
說文》:斷也。
廣韻》:斷而猶連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
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又,《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𡘋音題。
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註〕安舒貌。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又,《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註〕沈重曰折。

說文》作𣂚,从斤斷艸。籀文作𣂚,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㪿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一下反切食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6頁,第4許惟賢77頁,第3

折𣃔也。从斤𣃔艸。譚長說。

段注會意也。食列切。十五部。《周禮》折瘍。劉昌宗本作㪿。此漢人之舊也。

籒文㪿。从艸在仌中。仌寒故折。

段注《廣雅・釋器》𦠔字從此。

篆文㪿。从手。

段注按此唐後人所𡚶增。斤𣃔艸,小篆文也。艸在仌中。籒文也。從手從斤,隷字也。《九經字㨾》云:《說文》作㪿。隷省作折。《類篇》、《集韵》皆云隷從手。則折非篆文明矣。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