抭

复制

yǎo ㄧㄠˇ tāo ㄊㄠ

扌部共8画左右结构U+62ad
汉语字典

扌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rpmn8

qjhuqjhn

dwqd

53017

U+62ad

12144535 横、竖钩、提、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o,tāo,部首是扌,总笔画是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yǎo、tāo,可拆字为“扌、宂”。

[ ] 字仓颉码是qjhuqjhn,五笔是rpmn8,郑码是dwqd,。

[ ] 字的UNICODE是U+62A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261,UTF-32:000062ad,UTF-8:E6 8A AD。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yǎoㄧㄠˇ

基本解释

古同“舀”,舀取。

2tāoㄊㄠ

基本解释

舀具。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以沼切;《集韻》:以紹切,𡘋腰上聲──𦥝字重文。
說文》:𦥝或从手、从宂,抒臼也。

又,《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𡘋音由。
周禮・地官・舂人》:女舂抭二人。〔註〕女奴能舂與抭者。
詩・大雅》:或舂或抭。王應麟《詩攷》:或舂或抭董氏引《韓詩》。
〇〔按〕今詩作揄。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弋𥬇切,音燿──義𡘋同。

又,他刀切,音叨──抒物之器。與挑同。

說文》:或从臼,作𦥟
集韻》:又作𦦌。別詳臼部𦥝字註。
〇〔按〕《說文》篆形註語甚明,諸書惟《廣韻》之篠韻收抭,他俱譌作抌。
字彙》沿譌,《正字通》辨之,又舍抭从扰,均與《說文》不合,今考正。互詳揄字註。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上反切以沼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35頁,第3許惟賢583頁,第5

𦥟抒臼也。

段注《生民詩》曰: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毛云:揄,抒臼也。然則揄者,舀之叚借字也。抒,挹也。旣舂之。乃於臼中挹出之。今人凡酌彼注此皆曰舀。其引伸之語也。

从爪臼。

段注會意。以沼切。今語也。古音讀如由。《釋文》引《說文》弋紹切。音隱巳如此。

詩曰:或簸或舀。

段注此偁或舂或揄也。簸字系一時筆誤耳。舀揄不同。則或許所據《毛詩》作舀。或許取諸三家詩。如毛作革,韓作𦑜之比。皆不可定。

舀或从手宂。

段注从手宂聲也。宂今音在九部。古音當在三部。《周禮・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奚五人。鄭曰:抭,抒臼也。引詩或舂或抭。禮《有司》徹篇。執挑匕柄以挹湆注於疏匕。鄭云:挑讀如或舂或抭之抭。按鄭君注禮。多用《韓詩》。然則《韓詩》作抭。卽舀也。

舀或从臼宂。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