䣡

复制

ㄊㄧˊ ㄧˊ

阝部共16画左右结构U+48e1
汉语字典

阝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ugtb

tinl

uchy

87527

U+48e1

341121312153452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í,yí,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義、阝”。

[ ] 字仓颉码是tinl,五笔是ugtb,郑码是uchy,。

[ ] 字的UNICODE是U+48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657,UTF-32:000048e1,UTF-8:E4 A3 A1。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ㄧˊ

拼音yí。古地名, 在今安徽泗县。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ameofaplaceinoldtimes;intoday'sAnhuiProvinc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魚羈切,音宜。
說文》:臨淮徐地。

又,《集韻》:語綺切,音蟻──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魚羈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188頁,第1許惟賢522頁,第3

䣡臨淮徐地。

段注《前志》曰:臨淮郡,徐故國。盈姓。《春秋》時徐子章禹爲楚所滅。《後志》曰:下邳國,徐本國。《後志》之下邳國,卽《前志》之臨淮郡也。今安徽泗州州北五十里有故徐城廢縣。䣡者,徐縣地名也。

从邑。義聲。

段注魚羈切。古音在十七部。

《春秋傳》曰:徐䣡楚。

段注《左傳》昭六年。徐儀楚聘于楚。楚子執之。杜云:儀楚,徐大夫。按許所據左作䣡。以邑爲氏。古本古說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䣡(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