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ㄆㄧˇ ㄅㄛˋ

扌部共16画左右结构U+64d7
汉语字典

扌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rnku

qsrj

dxjs

50041

2352

6308

U+64d7

1215132514143112 横、竖钩、提、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ǐ,bò,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pǐ、bò,部,可拆字为“扌、辟”。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qsrj,五笔是rnku,郑码是dxjs,中文电码是2352

[ ] 字的UNICODE是U+64D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815,UTF-32:000064d7,UTF-8:E6 93 97。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ㄆㄧˇ

基本解释

捶胸:“~踊哭泣,哀以送之。”

捶打。把脑袋~得粉碎。

掰。~棒子。

详细解释

动词

1.用力使其脱离原来物体 break off。如:擗棒子。

2.连续拍打[胸部] pound。如:擗踊(拍胸跺脚);擗踊哀号(拍胸跺脚,哀痛哭号)

3.避,躲 avoid; hide。如:擗掠(收拾,整理)

4.另见 bò。

2ㄅㄛˋ

基本解释

古同“擘”。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beatthebreast
  2. fendr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房益切;《集韻》、《韻會》、《正韻》:毗亦切,𡘋音闢──拊心也。
孝經》:擗踊哭泣。

通作辟。
詩・邶風》:寤辟有摽。

又,《莊子・馬蹄篇》:摘擗爲禮。〔註〕屈折手足之意。亦作擘。

又,《韻會》:匹歷切,音霹──擘,開也。
楚辭・九歌》:擗蕙櫋兮既張。〔註〕擗,折也。

又,《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𡘋音僻──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博戹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24頁,第2許惟賢1054頁,第3

擘撝也。

段注《禮記》。燔黍捭豚。《釋文》云:捭卜麥反。注作擗。又作擘。皆同。按卑聲辟聲皆在十六部。故記作捭。注作擘。今注亦作捭矣。擘豚,謂手裂豚肉也。又《周禮・瓬人》注曰:薜讀如藥黃檗之檗。破裂也。按薜乃擘之叚借。《西京賦》云:剖析豪釐。擘肌分理。李善引《周禮》注作擘。豈其所據與今不同歟。《內則》曰:塗皆乾擘之。《喪大記》。絞一幅不辟。《內則》。麕爲辟雞。皆假辟爲擘也。若《孟子》以仲子爲巨擘。巨擘,謂手大指也。凡大指主開。餘四指主合。故謂之巨擘。

从手。辟聲。

段注博戹切。十六部。今俗語謂裂之曰擘開。其字如此。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擗(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擗(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