郚

复制

ㄨˊ

阝部共9画左右结构U+90d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阝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gkbh

mrnl

bijy

17627

9392

U+90da

125125152 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𨵒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阝,总笔画是9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吾、阝”,五行属水。

[ ] 字仓颉码是mrnl,五笔是gkbh,郑码是bijy,中文电码是9392

[ ] 字的UNICODE是U+90D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082,UTF-32:000090da,UTF-8:E9 83 9A。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804,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ㄨˊ

基本解释

古邑名。在今中国山东省安丘县西南。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邑名Wu city

2.春秋纪邑,后属齐。故城在今山东省安丘县西南。

3.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南。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wnsinShandongprovince
  2. Ortsname(S)
  3. (nomdelieu)​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𡘋音吾。
說文》:東海縣故紀侯邑。
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又,魯邑。
左傳・文七年》:城郚。〔註〕郚,魯邑卞縣南有郚城。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郚鄕,漢縣名。
前漢・功臣表》:郚鄕侯閔。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五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189頁,第2許惟賢522頁,第6

郚東海縣。

段注《前志》云:東海郡郚鄉。疑此當云郚鄉東海縣。

故紀矦之邑也。

段注《春秋經》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杜云:郚在東莞朱虛縣東南。按前漢郚鄉縣,後漢幷入琅邪之朱虚。永初元年。朱虚又屬北海國。晉屬東莞郡。故杜預,劉昭皆云:朱虛有郚城。朱虚,今山東青州府臨胊縣縣東六十里故朱虚城是也。故郚城,在今青州府安丘縣縣西南六十里。

从邑。吾聲。

段注五乎切。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郚(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郚(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郚(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郚(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郚(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郚(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郚(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