䳇

复制

ㄨˇ

鳥部共16画左右结构U+4cc7
汉语字典

鳥部

16画

5画

左右结构

xguo8

wyhaf

zyrz

77727

U+4cc7

5541432511154444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鳥,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母、鳥”。

[ ] 字仓颉码是wyhaf,五笔是xguo8,郑码是zyrz,。

[ ] 字的UNICODE是U+4CC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655,UTF-32:00004cc7,UTF-8:E4 B3 87。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同“鹉”。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as鵡)parrot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文甫切;《集韻》:罔甫切,𡘋音武。
說文》:鸚䳇也,能言鳥。一作鵡。
禮・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正字通》:鸚䳇,能言鳥,有綠色、紫赤色、白色、五色數種,丹咮鉤吻,舌似小兒,趾前後各二,性畏寒。又,一種大於鸚䳇,出嶺南,名秦吉了,身黑觜赤,首戴黃冠,善效人笑語聲。其大於吉了而尾長者,曰靑雞,蔡絛《鐵圍山叢談》曰:鸚䳇,初丹喙,中黑,後丹,初名木矦。又,一種名烏鳳。范成大《虞衡志》云:出桂海,紺碧色,頭上有冠,尾垂二弱骨,長一尺數寸,至杪始有毛,形略似鳳,音聲淸越似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能爲百鳥之音。

又,花名。刺桐花,雲南名鸚哥花,花形似之。彭綱詩:風吹綠葉翠翩翩,露出幾枝紅鸚䳇。

又,《廣韻》、《集韻》、《韻會》:莫後切;《正韻》:莫厚切,𡘋音母──亦作毋。熊大古以大者爲鸚母,小者爲鸚哥;戴侗以白者爲鸚母,小者爲鸚哥。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上反切文甫切古音第一部頁碼621頁,第3許惟賢277頁,第2

䳇鸚䳇也。从鳥。母聲。

段注《曲禮・釋文》。嬰本或作鸚。母本或作鵡。同音武。諸葛恪茂后反。按裴松之引《江表傳》曰:恪呼殿前鳥爲白頭翁。張昭欲使恪復求白頭母。恪亦以鳥名鸚母未有鸚父相難。此陸氏所謂茂后反也。據此知彼時作母,作䳇,不作鵡。至唐武后時。狄仁傑對云:鵡者,陛下之姓。起二子則㒳翼振矣。其字其音皆與三國時不同。此古今語言文字變移之證也。《釋文》當云母本或作䳇。古茂后反。今作鵡。音武。乃合。李善注《文選》云:鵡一作䳇。莫口反。較明析。大徐用《唐韵》文甫切。亦鵡音。非䳇音也。古音母在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䳇(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䳇(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䳇(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䳇(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