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ㄒㄧ

禾部共12画左右结构U+7a0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禾部

12画

7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tqdh8

hdkkb

mfgl

24927

4449

4701

U+7a00

312343413252 撇、横、竖、撇、点、撇、点、横、撇、竖、横折钩、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禾,总笔画是12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希”,五行属木。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 ] 字仓颉码是hdkkb,五笔是tqdh8,郑码是mfgl,中文电码是4449

[ ] 字的UNICODE是U+7A0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232,UTF-32:00007a00,UTF-8:E7 A8 80。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678,属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ㄒㄧ

基本解释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 luò )。~客。依~。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薄。~料。~释。

少。~少。~罕。~奇。古~之年。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2.同本义scattered; sparse

稀,疏也。 —— 《说文》月明星稀。 —— 《文选·曹操·短歌行》。经传皆以希为之。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 唐· 杜甫《倦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晋· 陶潜《归园田居》

稀棱挣(稀疏的样子);稀撒撒(稀剌剌);稀星(稀疏的星);稀零零(极稀疏);稀稀落落(稀疏的样子;稀疏冷落的样子)

3.少,不多rare; scarce

相见常日稀。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鞍马稀。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死者尚稀。 —— 清· 方苞《狱中杂记》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 —— 《二刻拍案惊奇》

稀稀罕儿(稀罕少见的东西);稀行(不常来;稀客)

4.薄,不浓diluted; thin

我们的衙门里每天煮了十几大锅的稀饭施给穷人。 —— 巴金《灭亡》

稀流薄荡(形容液体稀薄波动);稀解粥(稀粥);稀溜溜;稀淡(极淡,不浓密)

副词

很;极。形容程度深 very 床上的铺盖已经掀得稀乱,一个凳子躺在被铺上。——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 又如:稀不相干(一点儿也不相干);稀秃湿(湿透了);稀醉(烂醉)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are,unusual,scarce;sparse
  2. rare,espacé,clairsemé,lég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香依切,音希。
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

又,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上反切香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83頁,第4許惟賢562頁,第3

稀疏也。

段注𠫓部曰:疏,通也。稀與穊爲反對之辭。所謂立苗欲疏也。引伸爲凡疏之偁。

从禾。希聲。

段注許書無希字。而希聲字多有。與由聲字正同。不得云無希字,由字也。許時奪之。今不得其說解耳。香衣切。十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稀(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