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ㄒㄧ

疒部共15画半包围结构U+761c
汉语字典

疒部

15画

10画

半包围结构

uthn

khup

tnwz

00136

U+761c

413413251114544 点、横、撇、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横、点、斜钩、点、点

𦞜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可拆字为“疒、息”。

[ ] 字仓颉码是khup,五笔是uthn,郑码是tnwz,。

[ ] 字的UNICODE是U+761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36,UTF-32:0000761c,UTF-8:E7 98 9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ㄒㄧ

基本解释

〔~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polypu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𡘋音息。
說文》:寄肉。
廣韻》:惡肉。方書:鼻肬曰瘜肉,亦謂之瘜菌;鼻通息,故从息。
聖濟總錄》:咽生瘜肉,先刺破令血出,用鹽豉和搗塗之,效。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相卽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398頁,第1許惟賢612頁,第6

瘜寄肉也。

段注《肉部》腥下曰: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卽瘜肉。《廣韵》曰:惡肉。

𤕫。息聲。

段注相卽切。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