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xián ㄒㄧㄢˊ

口部共9画半包围结构U+54b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9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

dgkt8

ihmr

hmaj

53200

0752

4744

U+54b8

131251534 横、撇、横、竖、横折、横、斜钩、撇、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xián,部首是口,总笔画是9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戌、口”,五行属水。

[ ] 字造字法是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xū ),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 ] 字仓颉码是ihmr,五笔是dgkt8,郑码是hmaj,中文电码是0752

[ ] 字的UNICODE是U+54B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88,UTF-32:000054b8,UTF-8:E5 92 B8。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443,属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ánㄒㄧㄢˊ

基本解释

〈书〉全,都。~受其益。老少~宜。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味。~盐。~水湖。

用盐腌制的。~肉。~鱼。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兌上。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xū ),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2.同本义kill

咸刘厥敌。 —— 《书·君奭》

3.毕;终finish

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 —— 汉· 扬雄《法言》

4.感应sense

…窕则不咸。 —— 《左传》

咸腓(妄动);咸感(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副词

1.普遍都,全部all

咸,皆也,悉也。 —— 《说文》庶绩咸熙。 —— 《书·尧典》周邦咸喜。 —— 《诗·大雅·崧高》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咸怃然。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京城学者咸怪其无征。 —— 《后汉书·张衡传》属吏咸伏渴。 —— 《明史》

咸叨福庇(都借光沾了福气);咸宥(全部宽恕);咸臻(全都到达);咸五登三(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2.共;同together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 《诗·鲁颂·閟宫》

形容词

1.普遍general

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 —— 《国语》

2.协和,调和harmonic

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从山石中闻鼓声而咸力。 —— 《天工开物》

3.和睦 concord。如:咸平(和平;太平);咸和(协和;和睦)

名词

1.咸阳(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公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城市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简称咸Xianyang city

2.古乐曲名。即咸池 xingci

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形容词

含盐的 salted; salty。 如:咸鱼;咸肉;咸水;咸菜;咸泪。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gether;all,completely;united
  2. salzig(Adj)​,Xian(Eig,Fam)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𡘋音諴。
說文》:皆也。
玉篇》:悉也。
書・堯典》:庶績咸熙。
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
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又,卦名。
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又,《易・雜卦》:咸,速也。

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又,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又,地名。
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又,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又,姓。
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又,《集韻》:居咸切,音緘。
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又,《集韻》:古斬切,音鰔──與減同,損也。

又,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又,姓。
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又,《集韻》:公陷切,音䫡──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又,音憾。
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
〇〔按〕感同「憾」。

又,叶餘針切,音𠛬。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二上反切胡監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1頁,第2許惟賢102頁,第8

咸皆也。悉也。

段注咸,皆也。見《釋詁》。

从口。从戌。

段注會意。胡監切。古音在七部。

戌,悉也。

段注此从戌之故。戌爲悉者,同音假借之理。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咸(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咸(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咸(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咸(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咸(甲骨文·商·历无名间) 甲骨文 历无名间

咸(金文·商·商) 金文

咸(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咸(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咸(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咸(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咸(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咸(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咸(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咸(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咸(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咸(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咸(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咸(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咸(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咸(石经·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咸(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咸(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