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xián ㄒㄧㄢˊ

彳部共14画左中右结构U+929c
汉语字典

彳部

14画

6画

左中右结构

tqfh8

hocmn

oip

21221

U+929c

33234112431112 撇、撇、竖、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横、竖钩

𠷢 𠼫 𠾑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xián,部首是彳,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彳,可拆字为“彳、金、亍”。

[ ] 字仓颉码是hocmn,五笔是tqfh8,郑码是oip,。

[ ] 字的UNICODE是U+929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532,UTF-32:0000929c,UTF-8:E9 8A 9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ánㄒㄧㄢˊ

基本解释

见“衔”。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金,从行。骑马或驾马车与行走有关,故从“行”;“马勒铁”是金属制品,故从“金”。本义:马勒铁,又称马嚼子。

2.同本义bit

衔,马勒口也。 —— 《说文》断镳衔以驰骛兮。 —— 《楚辞·灵怀》。注:“铺口铁也。”诡衔窃辔。 —— 《庄子·马蹄》

衔环背鞍(当牛作马,力图报答);衔橛背鞍(橛:马口衔的横木。指当中作马,效劳报恩);衔璧舆榇(指国君投降)

3.头衔,官阶,官位衔接晋升的名称rank; title

官衔亦曰头衔。所以名为衔者,如人口衔物,取其连续之义。凡衔必备书所官,由今职陆续历数旧职,包含无遗也。 —— 《封氏闻见记》

衔名(官衔和姓名);衔称(官衔职称)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it;holdinmouth,bite;gag
  2. (amtlicher,militärischer)​RangoderTitel(S)​,Trense(S)
  3. tenirdanslabouche(auxlèvres)​,titre,grad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戸監切;《集韻》、《韻會》:乎監切,𡘋音咸。
說文》: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徐曰〕馬銜所以制之行也,會意。
戰國策》:伏軾撙銜,橫歷天下。
前漢・張敞傳》:利其銜策。

又,《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
詩・豳風》勿士行枚〔箋〕:初無行𨻰銜枚之事。
東京夢華錄》:車駕登宣德樓,下赦,旋立雞竿,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盧照隣詩:龍銜寶蓋迎朝日。

又,《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銜命。

又,官吏階位曰銜。
語林》:近代選曹補授,先具舊官於前,次書擬官於後,新舊相銜也。白居易〈贈張籍〉詩:獨有詠詩張大祝,十年不改舊官銜。陸遊詩:頭銜字字敵冰淸。

又,感也。
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林景熙詩:心銜造化仁。

又,憾也。
前漢・外戚傳》:栗姬怒不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
唐書・薛藝傳》:藝頻爲李景所辱,深銜之。

又,人參,一名人銜。
本草》:其成有階級,故名。蘇軾詩: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又,馬銜,海神也。木華〈海賦〉:海童邀路,馬銜當蹊。〔註〕海童、馬銜,皆神名。馬銜,馬首,一角,龍形。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戸監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849頁,第1許惟賢1238頁,第3

銜馬勒口中也。

段注也當作者。《革部》曰:勒,馬頭落銜也。落謂絡其頭。銜謂關其口。統謂之勒也。其在口中者謂之銜。落以𩊚爲之。𩊚,生革也。銜以鐵爲之。故其字从金。引申爲凡口含之用。

从金行。

段注會意。戶監切。葢金亦聲。在七部。

銜者,所㠯行馬者也。

段注所以字今補。凡馬提控其銜以制其行止。此釋从行之意。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銜(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