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xiàn ㄒㄧㄢˋ

雨部共20画上下结构U+973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雨部

20画

12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faet

mbtbk

fvqm

10248

7213

8617

U+9730

14524444122125113134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𩃂 𩃝 𩄧 𩅤 𩆥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xiàn,部首是雨,总笔画是20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雨、散”,五行属金。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mbtbk,五笔是faet,郑码是fvqm,中文电码是7213

[ ] 字的UNICODE是U+973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704,UTF-32:00009730,UTF-8:E9 9C B0。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6425,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ànㄒㄧㄢˋ

基本解释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雨,散声。本义:雪珠) 同本义。亦称“雹” graupel; sleet 夜深烟火灭,霰雪落纷纷。——白居易《秦中吟》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ail,sleet
  2. graupeln,Schneeregen(S)
  3. neigeroulé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𩂪

唐韻》:蘇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𡘋先去聲。
說文》:稷雪也。从雨,散聲。
詩・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縕氣而搏,謂之霰。
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註〕隂氣在雨水,凝滯爲雪;陽氣薄之,不相入,散而爲霰。故《春秋榖梁》說曰:霰者,陽脅隂之符也。
釋名》: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
𡌨》:閩俗謂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所謂稷雪,義蓋如此。今名濇雪,亦名濕雪。

又,《字彙補》:佛之外道曰霰尼。見《楞嚴經》。

說文》或作䨘,《玉篇》亦作𩆵,《集韻》或作霚。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穌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287頁,第4許惟賢995頁,第6

䨘稷䨮也。

段注謂雪之如稷者。《毛詩傳》曰:霰,暴雪也。暴當是黍之字誤。俗謂米雪,或謂粒雪皆是也。曾子曰:陽之專氣爲霰。詩箋云: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溫氣而團。謂之霰。久之寒勝則大雪矣。

从雨。𢿱聲。

段注穌甸切。十四部。

霰或从見。

段注見聲。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霰(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霰(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霰(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霰(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霰(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霰(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