斅

复制

xiào ㄒㄧㄠˋ

攴部共20画左右结构U+6585
汉语字典

攴部

20画

16画

左右结构

wfqc8

hdye

nbix

71447

U+6585

32113434511455212154 撇、竖、横、横、撇、点、撇、点、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提、竖、横、横撇/横钩、捺

𢽾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xiào,部首是攴,总笔画是20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學,可拆字为“學、攴”。

[ ] 字仓颉码是hdye,五笔是wfqc8,郑码是nbix,。

[ ] 字的UNICODE是U+658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989,UTF-32:00006585,UTF-8:E6 96 85。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xiàoㄒㄧㄠˋ

基本解释

教导;使觉悟。后作“教”。《説文•教部》:“斆,覺悟也。”《集韻•效韻》:“斅,教也。”《書•説命下》:“惟斆學半。”孔傳:“斆,教也。”南朝齊孔稚珪《答蕭司徒書》:“但在始通道則宜然,斆而學者則未可。”宋歐陽修《與王源叔問古碑字書》:“先生諱壽……以斆學為業。”

2xuéㄒㄩㄝˊ

基本解释

学;效法。后作“學”。《説文•教部》:“學,篆文斅省。”《廣韻•效韻》:“斆,學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數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大戴禮記•禮察》:“夫用仁義禮樂為天下者,行五六百歲猶存,用法令為天下者,十餘年即亡,是非明斅大驗乎?”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each,instruct;bearoused;awake;intelligent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𡘋音效。
說文》:覺悟也。篆省作學。
玉篇》:敎也。
書・盤庚》:盤庚斆于民。〔傳〕敎也。又,〈說命〉:惟斆學半。〔傳〕敎然後知困,是爲學之半。

又,《集韻》:轄覺切,音學──義同。
韻會》:學字,《說文》本作斆,今音效,而學校字但作學。
〇〔按〕《古文尚書》學皆作斆,《隷釋・高彪𥓓》爲斅者宗;又,五十以斆,卽學字。
說文》在敎部,今倂入。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胡覺切古音第三部頁碼505頁,第4許惟賢226頁,第8

學覺悟也。

段注斆覺㬪韵。《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按兌命上學字謂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也。枚頤僞《尙書》說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學。乃巳下同《玉篇》之分別矣。

从教冂。

段注會意。

冂,

段注逗。

尙矇也。

段注冂下曰:覆也。尙童矇故敎而覺之。此說從冂之意。詳古之製字。作斆從敎。主於覺人。秦以來去攵作學。主於自覺。《學記》之文。學敎分列。巳與兌命統名爲學者殊矣。

𦥑聲。

段注胡覺切。三部。後人分別斆胡孝反。學胡覺反。

篆文斆省。

段注此爲篆文。則斆古文也。亦丄部之例。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斅(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