鄩

复制

xún ㄒㄩㄣˊ

阝部共14画左右结构U+9129
汉语字典

阝部

14画

12画

左右结构

vakb

sinl

xbdy

17327

U+9129

51112125112452 横折、横、横、横、竖、提、竖、横折、横、横、竖钩、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𢒫 𨝻 𨟈 𨟌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xún,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尋,可拆字为“尋、阝”,五行属火。

[ ] 字仓颉码是sinl,五笔是vakb,郑码是xbdy,。

[ ] 字的UNICODE是U+912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61,UTF-32:00009129,UTF-8:E9 84 A9。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xúnㄒㄩㄣˊ

基本解释

中国春秋时周邑名,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古国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潍坊市境。

姓。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untyinShandongprovince
  2. Ortsname(S)​,Xin(Eig,Fam)
  3. (nomdefamille)​,(nomdelieu)​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徐林切,音尋──地名。
左傳・襄四年》:寒浞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註〕北海平壽縣有鄩亭,今萊州濰縣卽斟鄩。

又,周邑。
左傳・昭二十二年》:周子朝之亂,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註〕河南鞏縣西南有地,名鄩中。

又,姓。
左傳・昭二十二年》:鄩肸伐皇。〔註〕鄩肸,周大夫。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徐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149頁,第2許惟賢506頁,第4

鄩周邑也。

段注《左傳》昭廿二年。郊鄩潰。杜曰:河南鞏縣西南有地名鄩中。《水經注》洛水篇曰:鄩水於訾城西北東入洛水。京相璠云:有鄩城。葢周大夫鄩肸之邑也。按鄩肸,鄩羅皆子朝之黨。見《左傳》。今河南河南府鞏縣縣西南五十八里有故鄩城。

从邑。尋聲。

段注徐林切。七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鄩(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鄩(金文·春秋·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鄩(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鄩(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鄩(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