黡

复制

yǎn ㄧㄢˇ

黑部共18画半包围结构U+9ee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黑部

18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形声字

ddlo

mikf

ggbu

71231

7829

U+9ee1

131344254312114444 横、撇、横、撇、捺、点、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yǎn,部首是黑,总笔画是18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厌、黑”。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黑,厌声。本义:黑痣。

[ ] 字仓颉码是mikf,五笔是ddlo,郑码是ggbu,中文电码是7829

[ ] 字的UNICODE是U+9E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673,UTF-32:00009ee1,UTF-8:E9 BB A1。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993,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yǎnㄧㄢˇ

基本解释

黑痣。《廣韻•琰韻》:“黶,面有黑子。”

黑;黑痕。《廣雅•釋器》:“黶,黑也。”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黑,厌声。本义:黑痣。

2.同本义black nevus

黡,申黑也。 —— 《说文》黡,面有黑子。 —— 《广韵》

黡子(皮肤上的黑色小斑点);黡记(黑痣)

3.黑;黑痕black

鬼屡打之,打处青黡月余而死。 —— 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ole,scar,blemish
  2. tachenoiresurlecorps,tachesnoiressurlecorp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𡘋音檿。
說文》:中黑也。
廣雅》:黑也。
廣韻》:面有黑子。
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𡘋音黯。
正韻》:黑痕。

又,人名。晉有欒黶。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上反切於琰切古音第八部頁碼1948頁,第5許惟賢852頁,第5

黶中黑也。

段注謂黑在中也。《大學》注。厭讀爲黶。黶者,閉藏皃也。其引申之義也。

从黑。厭聲。

段注於琰切。八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