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ㄩˊ

飠部共15画左右结构U+9918
汉语字典

飠部

15画

7画

左右结构

wyvt8

oiomd

oxom

88794

U+9918

344511543411234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𠎳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飠,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可拆字为“飠、余”。

[ ] 字仓颉码是oiomd,五笔是wyvt8,郑码是oxom,。

[ ] 字的UNICODE是U+991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192,UTF-32:00009918,UTF-8:E9 A4 98。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ˊ

基本解释

豐足;寬裕。《説文•食部》:“餘,饒也。”

剩,多出來:餘糧。《廣雅•釋詁四》:“餘,盈也。”《廣韻•魚韻》:“餘,賸也。”

殘剩;零散:殘渣餘孽。《玉篇•食部》:“餘,殘也。”

末;非主要的。《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其他的,以外的。《廣雅•釋詁三》:“餘,皆也。”

長久。《廣雅•釋詁三》:“餘,久也。”

整數後余計的零頭尾數。《字彙•食部》:“餘,畸也。”

代詞。表示第一人稱。同“余”。《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

鹽。《越絶書•越絶外傳記地傳》:“越人謂鹽曰餘。”

姓。《元和姓纂》卷二:“晋有餘頠。”

详细解释

1.形聲。從食,餘聲。本義:飽足。

2.飽足。足食得飽 [have eaten one’s fill;be full]。

餘,饒也。 —— 《說文》

3.剩下;剩餘remain; leave orer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崔顥《黃鶴樓》

形容词

1.剩下的,多餘的surplus; spare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論語》亦無使有餘。 —— 《呂氏春秋·辯士》。注:“猶多也。”父有餘(餘)財。 —— 《吳仲山碑》今也每食無餘(餘)。 —— 《詩·秦風·權輿》

餘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爲率以外多餘的人口);餘潤(利潤);餘資(剩餘的錢);餘師(很多餘地;[空餘的地方]的老師)

2.殘留的;遺留的remaining

孤嶂秦碑在,荒城 魯殿餘。 —— 唐· 杜甫《登兗州城樓》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餘)杯。 —— 唐· 杜甫《客至》

餘蔌(剩餘的菜餚);餘慶(祖先留下的福澤。即因前輩的善行而使子孫得到某些好處);餘水(剩餘的水);餘芳(殘花;死後遺留的美名);餘杯(杯中殘餘的酒);餘珍(前代遺留的遺物)

3.次要的second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 —— 辛棄疾《鷓鴣天》

餘光(落日殘餘的光輝);餘春(晚春,殘餘的春光)

4.不盡,無窮infinite; endless

一彈再三唱,慷慨有餘哀。 —— 《古詩十九首》

餘哀(不盡的哀思);餘思(不盡的懷思);餘音嫋嫋(歌聲的餘音迴盪繚繞);餘霞成綺(用以稱讚文章時含有無窮的意味)

5.其餘,其他,以外other

大兒孔文舉,小兒 楊德祖,餘(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 《後漢書·禰衡傳》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餘子(其他的人);餘事(另外的事,其他的事);餘業(副業);餘論(指本論以外的議論)

6.多,表示整數後不定的零數odd; over; more than

一車炭重千餘斤。 —— 白居易《賣炭翁》有竹一頃餘(餘),喬木上參天。 —— 唐· 杜甫《杜鵑》

六百餘米;五十餘歲

名词

閒暇 leisurely 無爲也,則用天下而有餘。——《莊子·天道》 又如:餘功(餘暇,空閒);餘閒(餘暇)

代词

第一人稱代詞,我或我的。同“余”I, my, me

名词

姓。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urplus,excess,remainder
  2. Rest,einÜbriges,Restbestand[siehe余yu2](S)​,über,mehrals[siehe余yu2](Adj)​,übrig(geblieben)​,restlich,überflüssig,verbliebend,überschüssig[siehe余yu2](Adj)
  3. ensurplus,entrop,abondance,debonnequalité,bon,beau,joli,moi,mon,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𡘋音余。
說文》:饒也。
玉篇》:殘也。
廣韻》:賸也。
周禮・天官・冢宰:九賦斂財賄,九曰幣餘之賦。〔註〕幣餘,百工之餘。
左傳・文元年》:歸餘于終。又,《孟子》:餘夫二十五畝。〔註〕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爲率;如有弟,是餘夫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註〕餘謂羡也。鄭康成謂:餘子,卿大夫之子,當守於王宮者也。
左傳・宣二年》:又宦其餘子。〔註〕餘子,嫡子之母弟。

又,國名。
春秋・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註〕於餘丘,國名。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莒敗齊師于壽餘。

又,舟名。
左傳・昭十七年》:楚大敗吳師,獲其乗舟餘皇。

又,草名。
山海經》:招搖山有草,如韭,靑花,名祝餘,食之不飢。

又,姓。晉有餘頠、餘文仲。又,梁餘、夫餘,俱複姓。見《姓譜》。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
莊子・讓王篇》:緒餘以治天下國家。〔徐邈註〕緒餘,殘也;緒音奢,餘音耶。

又,叶夷周切,音由。韓愈〈駑驥〉詩:嘶鳴當大路,志氣若有餘;騏驥生絕域,自矜無匹儔。

又,叶羊遇切,音裕。古詩:新人工織縑,舊人工織素;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

正字通》:按,《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本作公,因聲近譌作余,故註云:余當爲餘,謂縣都畜聚之物。據本註,餘不當作余。
正韻》四魚餘字註引《周禮》餘亦作余,合余餘爲一,非。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五下反切以諸切古音第五部頁碼883頁,第5許惟賢392頁,第4

餘饒也。从食。余聲。

段注以諸切。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餘(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餘(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餘(简·秦·关沮) 关沮

餘(简·秦·里耶) 里耶

餘(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餘(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餘(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餘(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餘(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餘(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餘(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餘(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餘(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餘(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