𪔅

𪔅

复制

yuán ㄩㄢˊ

鼎部共15画上下结构U+2a505
汉语字典

鼎部

15画

3画

上下结构

khnn

rbulrbun

jlzn

U+2a505

251251115132125

𪔅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𪔅 ] 字拼音是yuán,部首是鼎,总笔画是15画。

[ 𪔅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口、鼎”。

[ 𪔅 ] 字仓颉码是rbulrbun,五笔是khnn,郑码是jlzn,。

[ 𪔅 ] 字的UNICODE是U+2A50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73317,UTF-32:0002a505,UTF-8:F0 AA 94 85。

𪔅的笔顺

折叠展开

𪔅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𪔅

同“员”。

𪔅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集韻𡘋王分切,音雲──籀文員字。詳口部員字註。

𪔅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王權切古音第十三、十五部頁碼1113頁,第1許惟賢491頁,第3

𪔅物數也。

段注本爲物數。引伸爲人數。俗偁官員。《漢・百官公卿表》曰: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是也。數木曰枚,曰梃。數竹曰箇。數絲曰紽,曰緫。數物曰員。《小雅》。員于爾輻。毛曰:員,益也。此引伸之義也。又假借爲云字。如《秦誓》若弗員來,《鄭風》𦕼樂我員,《商頌》景員維河。箋云:員,古文云。

从貝。

段注貝,古以爲貨物之重者也。

囗聲。

段注王權切。古音云在十三部。囗聲在十五部。合韵冣近。

凡員之屬皆从員。

籒文。从鼎。

段注鼎下曰:籒文以鼎爲貝字。故員作𪔅,則作𠟭

原文

𪔅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𪔅(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𪔅(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𪔅(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𪔅(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𪔅(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