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éi ㄗㄟˊ

魚部共20画左右结构U+9c02
汉语字典

魚部

20画

9画

左右结构

qomj

nfbcn

rlkd

22300

U+9c02

35251214444251113422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横、撇、点、竖、竖钩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zéi,部首是魚,总笔画是20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可拆字为“魚、則”。

[ ] 字仓颉码是nfbcn,五笔是qomj,郑码是rlkd,。

[ ] 字的UNICODE是U+9C0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938,UTF-32:00009c02,UTF-8:E9 B0 82。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éiㄗㄟˊ

基本解释

〔烏~〕即“烏賊”。

详细解释

名词

墨魚,烏賊 cuttlefish。烏賊科的十腕海洋頭足類軟體動物 鰂,烏賊也,黑魚也。——清· 李元《蠕範·物偏》 【漢典】。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uttlefish
  2. seiche(n.f.)​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𡘋音賊。
說文》:鰞鰂,魚名。
正字通》:一名墨魚,一名黑魚,狀如算囊,無鱗,兩須長似帶,腹下八足聚生口旁,縮喙在腹下;懷扳含墨,見人及大魚至則噀墨方數尺;背上一骨獨厚三四分,兩頭尖,色白,輕胞如通草,入藥,名海鰾鮹。

又,通作賊。蘇軾〈魚說〉:海之魚有烏賊其名者。或从卽作鯽,《類篇》亦作鱡。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昨則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16頁,第2許惟賢1008頁,第1

鯽烏鰂魚也。

段注四字句。烏俗本作鰞。今正。陶貞白云:是𪇰烏所化。其口腹猶相似。腹中有墨。能吸波潠墨。令水溷黑自衞。劉淵林云:腹中有藥。謂其背骨。今名海鰾鮹是也。

从魚。則聲。

段注昨則切。一部。《吳都賦》作賊。他書作鱡。

鰂或从卽。

段注此乃俗鰂字。以卽聲古音在十二部也。今人用爲𩺀魚字。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鰂(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