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ān ㄓㄢ

目部共18画左右结构U+77bb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目部

18画

13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hqdy

buncr

lros

67061

4232

5316

U+77bb

251113513344111251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横、撇、撇、点、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zhān,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詹”,五行属火。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詹( zhān )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 ] 字仓颉码是buncr,五笔是hqdy,郑码是lros,中文电码是4232

[ ] 字的UNICODE是U+77B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651,UTF-32:000077bb,UTF-8:E7 9E BB。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3441,属次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ānㄓㄢ

基本解释

往上或往前看。~仰。~望。~拜。~谒。~念。~前顾后。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目,詹( zhān )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2.同本义look up or forward

瞻,临视也。 —— 《说文》瞻,视也。 —— 《尔雅》瞻望弗及。 —— 《诗·邶风·燕燕》瞻彼日月。 —— 《诗·邶风·雄雉》瞻前而顾后兮。 —— 《楚辞·离骚》。注:“观也。”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 《诗·魏风·伐檀》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细瞻景状。 —— 《聊斋志异·促织》

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观看,观览)

3.仰慕look at with reverence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 —— 《诗·大雅·桑柔》

瞻谒(瞻仰晋见);瞻迎(瞻仰欢迎);瞻奉(恭敬侍奉)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ook;lookoutfor;respect
  2. geradeaus,nachobenblicken,ansehen,zuetw.aufschauen(V)​,nachvorne,obensehen,zuetwhochsehen(V)​,Zhan(Eig,Fam)
  3. regarderdevantsoi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𡘋音詹。
說文》:臨視也。
韻會》:仰視曰瞻。
詩・衞風》:瞻彼日月。
禮・曲禮》:視瞻無回。

又,官名。
魏書・官氏志》有瞻人郎。

又,國名。
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

又,山水名。
山海經》有瞻諸山。又,瞻水,出婁涿山,東流注於洛。

又,姓。
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經學。

又,通作詹。
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

又,《集韻》:章豔切,詹去聲──視也。

又,叶側姜切,音章。
詩・大雅》:維此惠君,民入所瞻;秉心宣猶,考愼其相。相平聲。

又,叶側銜切,斬平聲。
詩・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上反切職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528頁,第2許惟賢237頁,第1

瞻臨視也。

段注《釋詁》、《毛傳》皆曰:瞻,視也。許別之云臨視。今人謂仰視曰瞻。此古今義不同也。

从目。詹聲。

段注職廉切。八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瞻(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瞻(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