鉦

复制

zhēng ㄓㄥ

金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266
汉语字典

金部

13画

5画

左右结构

qghg

cmym

paii

81111

U+9266

3411243112121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竖、横、竖、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zhēng,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可拆字为“金、正”。

[ ] 字仓颉码是cmym,五笔是qghg,郑码是paii,。

[ ] 字的UNICODE是U+926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478,UTF-32:00009266,UTF-8:E9 89 A6。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钲” 的繁体。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kindofgongusedinancienttimesbytroopsonthemarch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𡘋音征。
說文》鐃類也,似鈴,柄中,上下通。
玉篇》:鉦以靜之,鼓以動之。一云鐲也。
詩・小雅》:鉦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禮・鼓人》「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無鉦名。鐲、鐃,通謂之鉦。蘇軾詩:樹頭初日掛銅鉦。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鼓上謂之鉦。〔註〕鼓所擊處,鍾腰之上,居鍾體之正處,曰鉦。

又,石鼓名。
郡國志》:洞庭山宮門東石樓,樓下兩石鼓,扣之聲淸越,世謂之神鉦。晉孝武〈樂章〉:神鉦一震,九域來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諸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832頁,第5許惟賢1232頁,第3

鉦鐃也。佀鈴柄中。

段注句。

上下通。

段注鐲,鈴,鉦,鐃四者相似而有不同。鉦似鈴而異於鈴者。鐲鈴似鐘有柄。爲之舌以有聲。鉦則無舌。柄中者,柄半在上半在下。稍稍寬其孔爲之抵拒。執柄搖之。使與體相擊爲聲。𡔷人。以金鐃止𡔷。注曰:鐃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止擊𡔷。按鐃卽鉦。鄭說鐃形與許說鉦形合。詩新田傳曰:鉦以靜之。與《周禮》止𡔷相合。

从金。正聲。

段注諸盈切。十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鉦(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鉦(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鉦(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