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èng ㄓㄥˋ

阝部共14画左右结构U+912d
汉语字典

阝部

14画

12画

左右结构

usgb

tknl

udgy

87827

U+912d

43125351113452 点、撇、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横、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𨞀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zhèng,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奠,可拆字为“奠、阝”。

[ ] 字仓颉码是tknl,五笔是usgb,郑码是udgy,。

[ ] 字的UNICODE是U+912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65,UTF-32:0000912d,UTF-8:E9 84 AD。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èngㄓㄥˋ

基本解释

见“郑”。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ateintoday'sHenan;surname
  2. Familienname(Eig)​,Zheng(Eig,Fam)
  3. sérieux,(abrév.)​Zhengzhou,(nomdefamill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直正切,音㽀──國名。
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
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
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
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
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直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143頁,第4許惟賢504頁,第4

𨞀京兆縣。

段注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

周厲王子友所封。

段注《前志》曰:周宣王弟鄭桓公邑。

从邑。奠聲。

段注直正切。十一部。

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

段注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右雒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從其故名曰鄭。至漢爲河南郡新鄭。二志同。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鄭(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鄭(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鄭(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鄭(简·秦·关沮) 关沮

鄭(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鄭(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鄭(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