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òu ㄓㄡˋ

月部共9画上下结构U+80c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月部

9画

5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mef

lwb

kiaq

50227

5153

7548

U+80c4

251212511 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zhòu,部首是月,总笔画是9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五行属火。

[ ] 字造字法是形声。“胄”和“冑”本为两字,現代大陆规范字“冑”合并到“胄”。“冑”从“冃”(古“帽”字,帽子像形字),“由”声。本义:头盔。

[ ] 字仓颉码是lwb,五笔是mef,郑码是kiaq,中文电码是5153

[ ] 字的UNICODE是U+80C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964,UTF-32:000080c4,UTF-8:E8 83 84。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208,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òuㄓㄡˋ

基本解释

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甲衣和头盔)。介~(“介”,甲衣)。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贵~。王室之~。~裔。~子(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都要进入国学学习,后亦泛称国子学生)。

泛指后代。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胄”和“冑”本为两字,現代大陆规范字“冑”合并到“胄”。“冑”从“冃”(古“帽”字,帽子像形字),“由”声。本义:头盔。

2.同本义helmet

胄,兜鍪也。从月,由声。 —— 《说文》离为甲胄。 —— 《易·说卦》惟甲胄起戎。 —— 《书·伪说命》贝胄朱綅。 —— 《诗·鲁颂·閟宫》献甲者执胄。 —— 《礼记·曲礼》左右免胄而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冠軸(胄)带剑。 —— 《荀子·议兵》铠胄皆镔铁。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甲胄

名词

1.(形声。“胄”从“肉”,“由”声。本义:后裔)」。

2.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descendants of emperor or noble

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 徐州。 —— 《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帝室之胄。 —— 《三国志·诸葛亮传》王室之胄。 —— 《资治通鉴》

胄子(帝王或贵族的长子);胄监(国子监);胄阀(家世门第)

3.泛指世系pedigree; genealogy

岂孤人之能胄。 —— 《遂志赋》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elmet,headpiece;descendant
  2. Nachfahren,Nachkommen,Abkömmlinge(S)​,Helm,Kopfschutz(S)​,NachfahrenvomAdel,NachkommenvomAdel,AbkömmlingevomAdel(S)
  3. postérité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𡘋音宙。
增韻》:裔也。又,系也、嗣也。

又,長也。
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又,後也。
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註〕胄,後也。

又,《廣韻》:亦姓。

又,《增韻》:國名。

集韻》或作伷。
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下反切直又切古音第三部頁碼681頁,第3許惟賢303頁,第12

胄胤也。

段注《左傳》曰:是四嶽之裔冑也。

从肉。由聲。

段注許書無由字。然由聲字甚多。不可謂古無由字欲盡改爲㽕省聲也。直又切。三部。與甲胄字別。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胄(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胄(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胄(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胄(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胄(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胄(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