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uó ㄓㄨㄛˊ

氵部共16画左右结构U+6fc1
汉语字典

氵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ilqj

ewli

vlri

36127

U+6fc1

4412522135251214 点、点、提、竖、横折、竖、竖、横、撇、横折钩、竖、横折、横、竖、横、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zhuó,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可拆字为“氵、蜀”。

[ ] 字仓颉码是ewli,五笔是ilqj,郑码是vlri,。

[ ] 字的UNICODE是U+6F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609,UTF-32:00006fc1,UTF-8:E6 BF 81。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uóㄓㄨㄛˊ

基本解释

见“浊”。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uddy,turbid,dirty,filthy
  2. unrein,schlammig,schmutzig(Adj)
  3. trouble,rauqu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直角切,音濯──水名。
說文》:水,出齊郡屬嬀山。

又,《括地志》: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

又,《水經注》: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

又,《水經注》:南昌有濁水。

又,水不淸也。
詩・邶風》:涇以渭濁。

又,星名。
爾雅・釋天》:濁謂之畢。
史記・律書》:濁者,觸也。

又,姓。
史記・貨殖傳》:濁氏連騎。

又,《集韻》:竹角切,音斲──人名。
史記・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

又,《韻補》叶昌六切,音逐。
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153頁,第1許惟賢938頁,第1

濁濁水。出齊郡,

段注上文不言郡。此字葢淺人增之。

厲嬀山。東北入鉅定。

段注厲當作廣。嬀當作爲。皆字之誤。齊郡廣,見《前志》。《後志》作齊國廣。今山東靑州府益都縣,縣西南四里有廣縣故城是也。《前志》廣下曰:爲山,濁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水經注》曰:淄水,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南。又東北馬車瀆水注之。水首受巨淀。淀卽濁水所注也。呂忱曰:濁水,一名溷水。出廣縣爲山。一名冶嶺山。東北流逕廣固城西。城在廣縣西北四里。又東北流逕堯山東。又東北流逕東陽城北。合陽水。卽長沙水也。又北逕臧氏臺西。又北逕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今北陽水源出益都縣西南九迴山。卽古爲山。東北流逕城北。又東北逕壽光縣四十里。又北入淸水泊。卽古濁水也。

从水。蜀聲。

段注直角切。三部。按濁者,淸之反也。詩曰:涇以渭濁。又曰:載淸載濁。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濁(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濁(简·楚〔战国〕·雨台山) 楚〔战国〕 雨台山

濁(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濁(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濁(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濁(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濁(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濁(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濁(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