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钅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53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钅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qvlg

opvvw

pzki

82763

6926

7937

U+9531

3111555525121 撇、横、横、横、竖提、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竖、横

𨪲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钅,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钅、甾”,五行属金。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金,甾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 同本义zi, an ancient measure of weight

[ ] 字仓颉码是opvvw,五笔是qvlg,郑码是pzki,中文电码是6926

[ ] 字的UNICODE是U+953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193,UTF-32:00009531,UTF-8:E9 94 B1。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492,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解释

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介(喻微小)。~锤(喻微小)。~铢(喻琐碎的事或极少的钱)。

详细解释

量词

1.(形声。从金,甾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 同本义zi, an ancient measure of weight

锱,六铢也。 —— 《说文》锱锤之冠。 —— 《淮南子·说山》八铢为锱。 —— 《广韵》铢六则锤,锤晖也;二锤则锱,锱炽也;二锱则两也。 —— 《风俗风义》虽分国如锱铢。 —— 《礼记·儒行》。郑玄注:“八两曰锱。”

2.说法不一。等于6铢、8铢、12铢、6两或8两不等。引申为微小。如:锱毫(比喻细微处);锱介(比喻微小);锱锤(比喻微小之物);锱铢不爽(分毫不差)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8oz;anancientunitofweight
  2. Zi(Eig,Fam)
  3. poidsantique,unhuitièmed'untaël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𡘋音菑。
說文》本作鍿,六銖也。
荀子・富國篇》〔註〕:八兩曰錙。
正字通》:古人言較量錙銖謂輕微也。
荀子》註誤云八兩曰錙,《正韻》錙引《》註,《韻會》銖字註八銖爲錙,𡘋非。从《說文》爲正。

又,《莊子・徐無鬼》:無徒翼於錙壇之宮。〔註〕錙壇,壇名。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持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831頁,第1許惟賢1231頁,第2

鍿六銖也。

段注爲黍六百。鄭注《禮記・儒行》曰:八兩爲鍿。高注《詮言訓》曰:六兩曰鍿。倍鍿曰錘。《風俗通義》曰:銖六則錘。錘,暉也。二錘則鍿。鍿,熾也。二鍿則兩也。《廣韵》曰:八銖爲鍿。其說皆乖異。不與許合。惟高注《說山訓》曰:六銖曰鍿。八銖曰錘。與許說合。與詮言注乖異。疑說山之注乃許注之僅存者也。

从金。𱰭聲。

段注𱰭者,或葘字也。側持切。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锱(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锱(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