嵕

复制

zōng ㄗㄨㄥ

山部共12画左右结构U+5d55
汉语字典

山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mqbt8

uuce

llor

22747

U+5d55

252345234354 竖、竖折/竖弯、竖、撇、点、竖折/竖弯、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𡽀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zōng,部首是山,总笔画是12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可拆字为“山、㚇”。

[ ] 字仓颉码是uuce,五笔是mqbt8,郑码是llor,。

[ ] 字的UNICODE是U+5D5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893,UTF-32:00005d55,UTF-8:E5 B5 95。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ōngㄗㄨㄥ

基本解释

同“嵏”。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𡘋音騣──九嵏,山名,在馮翊谷口。
前漢・地理志》〔註〕:在醴泉界。班固〈西都賦〉:前乘秦嶺,後越九嵏。

又,范雍詩:山奇號九嵏。見《孝感縣志》。亦名九宗山,〈郡國志〉作嵕。

又,峰聚之山曰嵏。揚雄〈校獵賦〉:虎路三嵏。〔註〕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今醴泉,屯留二縣,有三嵏山,言三峰聚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凌三嵏之危。

正字通》:俗譌作嵕。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九下反切子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752頁,第3許惟賢767頁,第3

嵏九嵏山也。在左馮翊谷口。

段注左字各本無。今補。《地理志》曰:左馮翊谷口。九嵏山在西。谷口故城今在西安府醴泉縣東北七十里。九嵏山今在縣東北五十里。有九夆,俱峻。

从山。㚇聲。

段注子紅切。九部。按此篆各本在嶢𡸤二篆之後。非其次。今依《玉篇》次弟正。又按古書皆作嵕。山在左。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