𠍻

𠍻

复制
亻部共14画左右结构U+2037b
汉语字典

亻部

14画

12画

左右结构

wxak

onmr

nybj

U+2037b

32515121121251

𠍻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𠍻 ] 字部首是亻,总笔画是14画。

[ 𠍻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

[ 𠍻 ] 字仓颉码是onmr,五笔是wxak,郑码是nybj,。

[ 𠍻 ] 字的UNICODE是U+2037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1963,UTF-32:0002037b,UTF-8:F0 A0 8D BB。

𠍻的笔顺

折叠展开

𠍻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𠍻

同“俦”。

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儔,古作𠍻。註詳十四畫。

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八上反切直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10頁,第5許惟賢663頁,第5

𠍻翳也。

段注翳者,華葢也。引伸爲凡覆蔽之偁。按《玉篇》儔直流切。侣也。又大到切。翳,隱蔽也。《廣韵・尤韵》。儔,侣也。直由切。号韵。儔,隱也。徒到切。是儔有隱蔽之訓。而其音與疇侣絕不同。與翿纛音同。由其義相近也。翳義廢而侣義獨行矣。然自唐以前用儔侣皆作疇。絕無作儔者。葢由古者一井爲疇。並畔爲疇。是以《釋詁》曰:疇,誰也。注易注《國策・漢書》者曰:疇,類也。注《國語》者曰:疇,匹也。下逮六朝辭賦皆不作儔。玄應之書曰:王逸云二人爲匹。四人爲疇。疇亦類也。今或作儔矣。然則用儔者起唐初。以至於今。

从人。壽聲。

段注直由切。三部。按大徐此音失之不攷。

原文

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