嚌

复制

ㄐㄧˋ jiē ㄐㄧㄝ zhāi ㄓㄞ

口部共17画左右结构U+568c
汉语字典

口部

17画

14画

左右结构

kyvf8

ryx

jsrn

60023

U+568c

25141432533543211 竖、横折、横、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撇、撇、竖提、捺、撇、竖、横、横

𠴧 𠻎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ì,jiē,zhāi,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7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jì、jiē、,可拆字为“口、齊”。

[ ] 字仓颉码是ryx,五笔是kyvf8,郑码是jsrn,。

[ ] 字的UNICODE是U+568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156,UTF-32:0000568c,UTF-8:E5 9A 8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ˋ

基本解释

微微嘗一點,古代行禮時的儀節之一。如“啐”與“嚌”對舉時,則“嚌”特指吸入酒時只到牙齒而止,不吸入口,吸入口則稱啐。

吃;吸。

2jiēㄐㄧㄝ

基本解释

〔~~〕a.象聲詞,形容管弦之聲;b.象聲詞,形容鳥鳴之聲。

3zhāiㄓㄞ

基本解释

〔~啀〕笑的樣子。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sip;(Cant.)aspectmarkerofexcessiveextent
  2. nippen,Schlückchen(S)
  3. goût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𠴧

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𡘋音劑。
說文》:嘗也。
書・顧命》:太保受同祭嚌。〔傳〕太保既拜而祭,既祭受福,嚌至齒,則王亦至齒。
禮・雜記》: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

又,《集韻》:前西切,音齊──鳥哀聲。

又,居諧切,音皆──嚌嚌,衆聲。班彪〈北征賦〉:鴈雝雝以羣翔兮,鵾雞鳴以嚌嚌;游子悲其故鄕兮,心愴悢以傷懷。

又,《集韻》:莊皆切,音齋──嚌啀,笑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二上反切在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8頁,第4許惟賢96頁,第8

𠴧嘗也。

段注見《儀禮》。

从口。齊聲。

段注在詣切。十五部。

《周書》曰:大𠈃受同祭嚌。

段注《顧命》文。《儀禮》多言嚌肺啐酒。據《周書》則酒至齒亦云嚌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嚌(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嚌(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嚌(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嚌(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嚌(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嚌(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嚌(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嚌(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