旣

复制

ㄐㄧˋ

旡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5e3
汉语字典

旡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rxaq

hpmvu

nkhr

21712

U+65e3

32511351535 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横、竖折/竖弯、撇、竖弯钩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旡,总笔画是11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皀,可拆字为“皀、旡”。

[ ] 字仓颉码是hpmvu,五笔是rxaq,郑码是nkhr,。

[ ] 字的UNICODE是U+65E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083,UTF-32:000065e3,UTF-8:E6 97 A3。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ˋ

基本解释

同“既”。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lready;defacto;since;then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𡘋音曁。
說文》:小食也。从皀,㒫聲。
論語》曰:不使勝食旣。
〇〔按〕今《論語》作氣。

又,《玉篇》:已也。
易・小畜》:旣雨旣處。
詩・召南》:亦旣見止,亦旣覯止。

又,《博雅》:盡也。
易・旣濟》〔疏〕:旣者,皆盡之稱。
書・舜典》:旣月。
左傳・桓元年》:日有食之旣。

又,《博雅》:旣,失也。

又,與漑同。
史記・五帝紀》:帝嚳旣執中而徧天下。〔註〕徐廣曰:古旣字作水旁。

又,《集韻》:几利切,音兾──義同。

又,許旣切,音欷──餼,或作旣,饋客芻米也。
禮・中庸》:旣廩稱事。〔註〕旣讀爲餼。餼廩,稍食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五下反切居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64頁,第2許惟賢384頁,第2

旣小食也。

段注此與《口部》嘰音義皆同。《玉藻》、《少儀》作禨。假借字也。引伸之義爲盡也已也。如《春秋》日有食之旣。《周本紀》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旣不祀。正與小食相反。此如亂訓治,徂訓存。旣者,終也。終則有始。小食則必盡。盡則復生。

从皀。旡聲。

段注居未切。十五部。

《論語》曰:不使勝食旣。

段注《鄉黨》篇文。此引經說假借也。《論語》以旣爲气。如《商書》以𡚽爲好,詩以夃爲姑之類。今《論語》作氣。气氣古今字。作氣,葢魯論也。許偁,葢古文《論語》也。或云:謂不使肉勝於食。但小小食之。說固可通。然古人之文。云不使勝則巳足。不必贅此字。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旣(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旣(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旣(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旣(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旣(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旣(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旣(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旣(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旣(金文·商·商) 金文

旣(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旣(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旣(金文·西周·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旣(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旣(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旣(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旣(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旣(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旣(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旣(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旣(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旣(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旣(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旣(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旣(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旣(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旣(传抄·宋·古文砖) 传抄 古文砖

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