刱

复制

chuàng ㄔㄨㄤˋ

刀部共8画左右结构U+5231
汉语字典

刀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fjvw

ttshi

bdyo

57030

U+5231

11325344 横、横、撇、竖、横折钩、撇、点、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chuàng,部首是刀,总笔画是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井,可拆字为“井、刅”。

[ ] 字仓颉码是ttshi,五笔是fjvw,郑码是bdyo,。

[ ] 字的UNICODE是U+523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041,UTF-32:00005231,UTF-8:E5 88 B1。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uàngㄔㄨㄤˋ

基本解释

同“創”。《説文•井部》:“刱,造法刱業也。从井,刅聲。讀若創。”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establish,create;knifecut
  2. établir,cré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初亮切;《集韻》、《韻會》:楚亮切;《正韻》:楚浪切,𡘋音愴。
說文》:造法刱業也。从井,刅聲。〔徐曰〕井,法也。刅音瘡。
廣韻》:初也。

又,通作創。
孟子》:創業垂統。

又,《集韻》:初良切,愴平聲──傷也。

本作刅,或作𠛂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五下反切初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862頁,第3許惟賢383頁,第6

刱造法刱業也。

段注蒙上文丼者法也而言。故云造法剏業。《國語》、《孟子》字皆作創。趙氏,韋氏皆曰:創,造也。假借字也。

从丼。刅聲。讀若創。

段注初亮切。十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刱(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刱(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刱(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刱(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刱(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刱(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刱(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刱(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