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chuí ㄔㄨㄟˊ

钅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52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钅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qtgf

ophjm

pmeb

82715

6925

2024

U+9524

3111531212211 撇、横、横、横、竖提、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𨪼 𨫻 𨭇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chuí,部首是钅,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钅、垂”,五行属金。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金,垂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 同本义ancient weight unit

[ ] 字仓颉码是ophjm,五笔是qtgf,郑码是pmeb,中文电码是6925

[ ] 字的UNICODE是U+952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180,UTF-32:00009524,UTF-8:E9 94 A4。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940,属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uíㄔㄨㄟˊ

基本解释

配合秤杆称( chēng )轻重的金属块。秤~(秤砣)。

敲打物件的器具。~子。铁~。

用锤敲打。~打。~炼(①磨炼;②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技艺等精炼、纯熟)。千~百炼。

古代的一种兵器,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铜~。

古代重量单位,一锤等于八铢(一说六铢)。

详细解释

量词

1.(形声。从金,垂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 同本义ancient weight unit

2.八铢。

锤,八铢也。 —— 《说文》有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礛诸。 —— 《淮南子·诠言》

3.十二两。

虽割国之锱锤以事人。 —— 《淮南子·诠言》

4.六铢。

铢六则锤。 —— 《风俗通义》

名词

1.槌子,俗称榔头 hammer。如:铁锤;钉锤;锤骨(内耳听骨之一;形状似锤子)

2.古兵器名。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 mallet。如:铜锤。

3.秤砣 weight。如:秤锤;锤钩(指衡器。钩指秤钩)

4.锤形物sth. shaped like a mallet

曾招渔侣下清浔,独茧初随一锤深。 —— 唐· 陆龟蒙《顷自桐江得一钓车》

动词

打;击hit; strike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于谦《石灰吟》

锤锻(锤击;锻造);锤淬(锤击并淬火);锤炉(锻打)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lanceweightonscale;hammer
  2. hämmern;Hammer
  3. marteau,massue,poids,martel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正韻》:直追切,𡘋音鬌。
說文》:八銖也。
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鍿錘以事人。〔註〕六兩曰鍿,倍鍿曰錘。
〇〔按〕此與《說文》解異。

又,《玉篇》:稱錘也。
博雅》:權謂之錘,其形垂也。
韻會》或作鎚。

又,《博雅》:重也。揚子《方言》:重也。東齊之閒曰錪,宋魯曰錘。〔註〕錘,直垂反。

又,與垂同。揚子《𤣥》:錘以玉鐶。

又,人名。
前漢・郊祀志》:使黃錘、史寬舒受其方。〔註〕二人皆方士。錘,直垂反。

又,縣名。
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錘侯呂通。〔索隱註〕縣名,屬東萊。

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𡘋音縋──稱錘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以爲稱錘以起量。〔釋文〕錘,直僞反,劉讀直危反。

又,《集韻》:竹恚切,音諈──義同。一曰側意。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之瑞切,音惴──鍛器。
莊子・大宗師》:在爐錘之閒耳。〔註〕爐,烹物之具。錘,成物之具。

又,《集韻》、《正韻𡘋主蘂切,音捶。又,《韻會》:息委切,音髓──義𡘋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直垂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831頁,第2許惟賢1231頁,第3

𨭇八銖也。

段注爲黍八百。諸家說異見上。後人謂稱之權爲錘。《漢志》所謂以輕重爲宜。圜而環之。今之肉倍好者也。古字衹當作𡍮。謂有物𡍮之而使平。

从金。𡍮聲。

段注𡍮。古音在十七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锤(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锤(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锤(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锤(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